請輸入關鍵字
昨天我電了一個同學,前陣子就跟他說,如果要專心準備考試,就要下定決定,把手機和電腦先暫緩使用!可是過了一個月,這孩子還是選擇依然故我,可想而知,學習狀態每況愈下,寫了一篇語重心長的文,但真的是我心裡的感受,這兩年去到很多學校分享,許多老師都有同樣的感覺...
「我改變了禱告的方向,我不想要自己總是求上帝讓我贏。」他說,過去只會在獲勝後禱告,若無贏得比賽,就不會感謝上帝。但,他開始學習──不論輸贏,都值得感恩。
人生中有許多不確定、或被否定聲音環繞的景況,自己多少會受到影響,甚至懷疑:「我可以嗎?」輕艇選手吳煒群面對前後任亞運國手,以及賽場充滿為對手加油聲的處境下,透過禱告,將訓練情況和比賽結果交給神,結果,神為其屏蔽外界聲音,在112年全國運動會「男子靜水標桿單人加拿大式艇」奪下銀牌!吳煒群見證,上帝是「
親友過世、工作壓力巨大,使她瀕臨崩潰邊緣,再加上朋友的背叛,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她墜入憂鬱症的深谷。在病中,她仍堅信凡事靠自己、弱者才需要上帝,即便信了主仍沒有把生命交給神,竟經由未信者提醒,驚覺原來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而,李菊梅師母,是如何走出憂鬱谷呢?
校園內有機會納入聖經課程嗎?聖經教育有機會走進校園嗎?或許無法成為正式課程內容,但已有愈多美國教育團體,找到進入學校傳福音的方法。而,經過多年努力,一項研究調查也發現,參與這些課程的孩子在「出席率」、「身心健康」上都有顯著正面影響。
在大環境變動下,學校教課書紛紛出現了「多元」內容,海外校園更是出現「多元」公廁、「多元」繪本,「多元」教學老師。相信許多家長心中必定開始疑問,難道我的孩子只能「被動接受」學校所給予的一切嗎?其實家長是有選擇的,就是拿回「家長教育孩子的權利」!以自學決定對孩子的教育,並讓孩子有學習基督教價值觀的機會。
在耶穌的比喻中,為什麼一千的僕人被責備?把錢埋藏起來不虧也不賺,不是很穩當嗎?但神所要的是的忠心,而不是你的成績…
收視率狂飆的韓劇《浪漫速成班》,第一集開頭一點也不浪漫,反而更像刺激的「動作片」,一群母親爭相排隊,幫孩子排入「身價一兆韓元」的補教名師班級,盼子女成龍、成鳳,擁有光明未來。身為基督徒,不禁想問:唯有讀書,才能榮耀神嗎?卓蘭神召會牧師邱彼得、豐原思恩堂牧師張肇倫不約而同指出,「好成績」是最容易看見榮
更新》大學繁星推薦於3月21日放榜,考生上午9點開始可到「大學甄選委員會」網站,輸入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號碼、個人密碼等資料查詢結果。隨著112學年度學測成績的公佈,面對考試分數、討論並決定高中升大學及未來人生的可能方向,成為許多莘莘學子當下的重要課題。做決定不見得會如預期中順利與容易,很可能會因學
曾有位混街頭的學生,進教室後生命轉變,現於補習班門口賣雞蛋糕,還是教會的核心同工之一。當學生母親來買雞蛋糕時,常含淚感謝基督徒老師,「謝謝你把我的兒子顧好。」「我沒有,是天上有一個爸爸在顧他」邱奕筑強調是神動工。並期待未來繼續透過「補習班教會」,改變更多青年生命!
「每一件事都可以讓神使用,沒有人不能得救!」一位是因著瘋迷籃球明星而成為信主契機,一位用「吊車尾」的成績試出神蹟,高中就想獻身服事主,兩人卻在「神學院」相遇。張孟訓、吳鳳雪各自於40天的禱告後,結為基督化家庭,同心委身宜蘭TC(Truth Church)真道教會,放下城市牧會的經歷,配合神要做的大事
如果進大學是上帝的帶領,進某個科系,是自己考前已經禱告,已經交托,已經信靠,已經按自己所能的作了判斷,那麼考進來之後,是體會上帝如此帶領的旨意與恩典,而非抱怨、批評所唸的學校與科系…
2020年,台灣自殺死亡人數,共3,656人,近五年自殺死亡率趨於平穩或些微下降,然而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持續上升」。輕生身亡的個案中,約有八、九成在生前患有憂鬱症。然而,父母親平時若能多關心、傾聽家中的青少年孩子,並留意其在網路媒體的活動,當青少年的傾訴對象,是家人或教會中靈命成熟的弟兄姊妹,而
開學了,你是懷著期待的心還是不情願的面對呢?神對於學生的心意是什麼?求學階段有什麼樣的祝福?家長又該如何引導、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