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小五女童於住家頂樓墜樓身亡,據悉,女童在校表現良好,功課優秀,人緣也不錯,父母得知消息後悲痛萬分。
兒童的心理健康議題引發關注。由此事件探討:兒童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有哪些差異?出現哪些異狀時,身邊大人需積極處理?具體做法為何?又,聖經中有哪些安慰、引導憂傷孩子的方針?
本報邀請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林淵渟心理師分享其看法。
留心課業與日常
明辨情緒與叛逆
近年,青少年自殺率攀升,輕生年齡逐年降低,2021年更達到青少年自殺率新高,每10萬人中,就有9.6人自殺身亡,相比10年的5.4人高出了1.8倍。
據台北自殺防治中心接獲15-24歲企圖自殺通報中,以「憂鬱傾向、罹患身心疾病」、「家庭成員問題」與「課業壓力」為前3大原因;而死亡的青少年個案中,未求助者竟有七成!更顯關注兒少心理問題的重要性。
欲處理孩子的心理問題,首先,要有帶他們認識情緒,允許情緒抒發的空間。專長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親子家庭諮商的林淵渟心理師,2020年與團隊合作,開發兒童情緒桌遊《怪獸來了!》,以桌遊帶領兒童來認識情緒,帶出「了解這些感受,並與情緒好好相處,就是情緒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核心價值。
林淵渟指出,小朋友是有可能罹患憂鬱症的,父母可從其課業完成度及日常生活狀況來觀察。例如:孩子平常都可自己完成功課,現在卻沒辦法;或是,在睡眠上出現困難,失眠、早上起不來,每天都覺得很累...等等。當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時,父母需留心。
兒童憂鬱症與成人憂鬱症的差別在於:兒童憂鬱症會以憤怒去表現,成年人的憂鬱症大多會呈現心情低落。
然而,兒童呈現出來的情緒,如:無理取鬧、哭鬧生氣或不願配合,易被大人誤解為叛逆期、不聽話、挑戰大人權威,事實上,卻是在表現自身情緒上的需求。
談及事件中女童,事發前看似無異狀,課業優秀、人緣不錯,卻發生此輕生憾事。林淵渟指出,未將自身負面感受表現出來,最後作出極端選擇的孩子,通常在生命經驗中,存在「身邊人並沒有重視其表達需求、感受」,久而久之,產生「我說出來是沒有用」的想法,自此就更不去表達。
因此,孩子有無表達過痛苦,和大人認為他沒有異常,兩者之間可能有所落差。當孩子不斷思索:「有沒有人會聽我說話?」,或是「說出來了,就會被處罰或有不好後果」,因此選擇不說。
另一方面,孩子在情緒表達上並不如大人成熟,加上他可能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怎麼了,因而不太能明確覺察自身因何樣事情而感到憂鬱、難過。當個人不了解自身情況,自然也不太知道如何向他人述說。
提供輕鬆對話空間,讓孩子有所表達
當大人發現孩子不對勁時,可在生活中花些時間,與之進行輕鬆談話、聊天,此不僅能多了解孩子,也是預防。
當孩子出現一些負面表達,如:我好像很想死、生命是什麼、是否我不在就比較好⋯⋯等等,首先,大人不要被其反應嚇到,從而很緊張告訴孩子:你不要這樣想、你不要講什麼死不死的、你隨便亂講的啦、你才不可能去做⋯⋯等激將法的回應。
當孩子感受到大人不能承受自己如此表達時,他們也會被嚇到,就選擇不再表達。其實,大人可以試著像一般聊天一樣,忍住驚訝、向孩子詢問:你怎麼會這樣想呢?你還好嗎?藉此,讓孩子有表達的空間。
此外,大人須培養對情緒的敏銳度。當大人無法和孩子談論心情時,可能源自於自己也不習慣談論心情,以及平時解決情緒方式,多為「心情不好可能是太累吧,睡一覺就好了」——未必能好好覺察自身狀態。
因此,大人需學習在情緒上有多一點了解與自我照顧。若有如此練習,當孩子產生情緒時,大人就有空間允許情緒存在,幫助孩子知道「生氣時可以生氣,難過時可以難過一下」,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
讓孩子願意求助,陪伴為優先
面對孩子情緒狀況,大人是否有「開放的心」去接受和幫忙?有些孩子會擔心被貼上「精神病」、「精神問題」等標籤,而阻礙去談論此問題、或尋求協助。
林淵渟提醒,就像我們小感冒會去看醫生一樣,當情緒需要協助時,是否也會去找身心科醫師、諮商師或學校老師幫忙?
並以弗所書6:4勉勵,「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自己兒女生氣,而要照著主的訓練和警戒養育他們。」
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父母只是代為管理,大人須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可以告訴他什麼是正確的,但不去刺激他。例如:不去告訴孩子:你做的那麼爛!以為用激將法可促使孩子努力;或是,在孩子表達不開心時,告訴他:你憑什麼不開心!以此去壓制他。
大人需要給孩子合宜界線,讓他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最後,林淵渟特別提醒,近年來,12-24歲青少年自殺率攀升,因此,大人有正確觀念非常重要:青少年或孩子真的不是在逃避問題,或只是說說而已。
孩子在現今教育體制、生活型態下,生活節奏多非常緊湊,放學後常被排滿補習等活動,長時間待在室內也讓其難以放鬆,在課業、同儕關係、家庭關係等方面都可能產生壓力。因此,並沒有「小孩沒有壓力,不會導致憂鬱症」一說。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林淵渟提醒,父母當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允許他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說話上,大人可給予孩子安慰、造就、勸勉,避免一味打壓,或使用激將法。(圖 / 林淵渟 提供)
今日報關心您,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