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單身人士有共同特質嗎?德國布萊梅大學(Universitt Bremen)針對7.7萬名50歲以上的歐洲人進行跨國研究,發現3種人格特質的人最容易單身一輩子,且生活滿意度較低,包括:較內向、缺乏責任感、較不樂於體驗生活(交友圈狹窄)。台灣不生不婚狀況愈趨嚴重,有51%適婚年齡的國人選擇不婚,而據國發
關於單身成家、婚育脫鉤、志願單親...等,現在許多看似「流行詞(價值觀)」正在發燒。社會議題從台灣女藝人日前無預警於社群分享孕照、公開生女消息,當中一句「我沒有結婚」,引發大眾關注、討論,有支持的聲音,也有提出不同看法的觀點。對於社會上不斷興起的「新流行詞」成為世代價值觀,身為基督徒,可以如何從聖經
台灣藝人鬼鬼(吳映潔)10日無預警於社群分享孕照、公開生女消息,其中一句「我沒有結婚」,引起大眾對「女性單身成家」正反熱議,許多網友認為「時代不同,以前那些觀念該改變」、「能夠給予愛和完好的生活環境,自己生小孩沒有不好」、「很多雙親家庭還不是養了不少恐龍小孩,有比較好?」等等⋯⋯對此,牧者勉勵神兒女
受家庭成長背景影響,沈意婷對婚姻充滿負面悲觀,曾為不婚主義者,甚至跟上帝說:「我可以單身事奉祢一輩子!」但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一年後認識了先生林浩平(Yukih Secyang),雙方各經「3個印證」進入婚姻,繼而建立基督化家庭。
520諧音為我愛你,不少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告白、求婚,甚至登記結婚。2008年,大陸興起「裸婚」一詞,意指只登記結婚,不辦婚禮、不辦喜宴、不拍婚紗照、更不度蜜月。近年,社會價值觀更迭,部分年輕人認為,不需像從前花這麼多錢去辦婚禮,反而能將金錢應用在更實際之處。聖經非常看重「立約」,若缺乏婚禮儀式,是否
在現今不婚不生的世代,結婚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四名青年,有的來自破碎單親家庭、有的曾經歷情感背叛、有的堅守真理與世界格格不入,也有陷入世俗價值觀而不敢走入婚姻者,上帝如何帶領他們走過生命高山低谷,放下不健康關係,在神的愛中降服,以合神心意的方式,進入交往與婚姻?
隨著社會變遷、經濟發展及教育程度提高,晚婚或不婚比例逐年增加,越來越多人認為結婚不如同居;而流行文化也衝擊著教會,有些弟兄姊妹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的心態來面對末世,對婚姻持消極態度;社會上甚至出現一種新興群體—不婚不生、對未來不抱期待的「躺平族」。以下帶你了解常見問題:哪兩種人不適合結婚、服事過多壓縮交友時間、何謂積極的單身生活、預備自己的四項指標。
英文裡有句話說「No money, no honey.(沒有錢,就沒愛情)」顯示出「麵包與愛情」之間的巧妙關係。日前於社群論壇上,有名網友分享周遭朋友的經濟、子女與婚姻情況,引發網友們熱議。針對此議題,「台灣好僕人婚姻家庭服務協會」理事長陳證安提醒,「金錢」是神給我們的「管理」練習課題之一,而「婚姻」是「生命、關係」的學習,經濟高低與婚姻的好壞,並無「絕對性」的關聯。
曾獻瑩曾經是「不婚主義者」,但認識神後,不僅成為一個「好爸爸」,還致力推動家庭事工。他舉出實例分享,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兼顧家庭;以及當孩子在學校接受到與教會「完全不同」的教導時,該如何應對?
南京東路禮拜堂,於昨(11)日,舉辦現代人生活講座,邀請長弓生化科技創辦人畢長江、翁昕瑀,聯合主講「基因密碼與生命歷程」。他們跨越9000公里陷入愛河,之後還因關懷行動,意外踏入「基因檢測」領域。
他們原本不知什麼是愛。鄭義龍,毒品上癮者,縱慾度日,原以為40歲就會死於吸毒過量。連怡玟,不婚主義者,自覺是個女強人,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一生,為何需要婚姻來牽絆自由的生活?然而在神的光照裡,他們開始渴慕家庭價值。這對夫妻,是神所配合不可思議的結合,也是神的愛本相的體現。
「我跟班哥(班鐵翔)相遇交往不久,他跟我講『三不政策』:不要戒菸、不要去教會、不要結婚!」藝人班鐵翔的妻子藺婉蓉說,與班鐵翔交往前期,就被「半威脅」,讓她傷心又苦惱,只能持續禱告。沒想到兩個月後,對方回:「我到這個年紀才碰到妳,我想多陪妳幾年。」自此後,班鐵翔一根菸也沒有抽過,也順利走入教會,甚至在
她是個不折不扣的「不婚主義者」,有車、有房、有高薪工作,唯獨不需要婚姻;他是個渴望組成家庭的「想婚單身漢」,從20歲等到33歲,終於遇見心愛的她,當「不婚女」遇上「想婚男」,彼此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這對夫妻分享,善用7個小技巧,不論結婚多久,依舊能為感情加溫!
她曾在「感情」裡跌倒,走不出6年情傷陰霾,在分分合合中尋找神;他對「錢」有莫名執著,曾在10秒內賠光一棟房產,是個不婚主義者,本該沒有交集的兩人,因為「教會」開始有了聯繫,才發現在基督裡的交往有許多「眉角」-如牧者的遮蓋、避免過多私下接觸、夜晚不去公園或人少的地方…,這些卻沒讓他打退堂鼓,反而忍耐、
30日中午,哈利路亞家教會第269次福音餐會於福華大飯店舉行,由年輕小夫妻分享從認識、交往到走入婚姻的故事,過去彼此都有幾段感情以失敗收場,卻在看似劇終時,神為他們預備最合適的另一半,成為時下「不婚主義」、交往關係出問題的年輕人極佳的榜樣。
大學四年級就出書,出版過30 多本愛情散文集的黎詩彥,原是信奉「大女人主義」,主張「不婚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