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生平中,哪些故事令你最印象深刻呢?是五餅二魚的神蹟,還是馬可樓上最後的晚餐?抑或是耶穌在十架上說:「成了」的瞬間?
美國一間名為Alpine Artists的公司籌劃《拿撒勒人》3D沉浸式展覽,其介紹寫著:「您將進入加利利和以色列的聖地,感受猶太沙漠的熱風和約旦河的涼風,見證奇蹟和背叛……我們將打開一扇時間之窗,讓你穿越回體驗 2000 年前的事件。」
盼藉由參觀者的體驗,讓耶穌的生平不再只是「聖經故事」,而是彷彿走入當代身臨其境所發生過的真人真事,重現天父偉大的救贖計劃─約翰福音3: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彷彿坐時光機,進入耶穌時代身臨其境
想要和彼得一樣體驗在水面上行走嗎?《拿撒勒人》3D沉浸式展覽(以下簡稱《拿撒勒人》)也許是一個圓夢的機會。
《拿撒勒人》是以四福音書為基礎,所策劃的3D全景體驗式展覽,以感官體驗重述彌賽亞的一生;展覽富有戲劇性更有福音性,未來將把內容以「3D電影的形式」在大螢幕上播映。
展覽共有4個場域、19個不同場景,以360度全景投影技術,帶領參觀者與場景融為一體。
初入展場的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正在觀看靜態展,然慢慢會發現,透過3D佈景的投射並搭配音效,彷彿正乘坐時光機被送回西元一世紀的以色列,可以看見施洗約翰為耶穌施洗時,聖靈如鴿子般降臨,也可看見門徒彼得、雅各和約翰在加利利海捕魚時,耶穌如何指示他們往水深之處前進,以致於漁獲豐富到幾乎讓船沉沒的場景。
平時閱讀聖經時,我們也許無法體會耶穌和門徒在事件當下的情緒、想法…等人性面向,然而,透過和彼得一起體驗「行在水面上」卻信心不足而落水的恐懼,切身感受他如何從行走到落水、到被耶穌伸手拉上來。
場景中,所播放的閃電、雷鳴,佈景呈現出水花,栩栩如生的場景,觀眾彷彿成為了彼得;而講述耶穌生平,最重要的莫過於「天父的救贖計劃」,現場不僅可感受喧鬧的耶路撒冷街市,聆聽到耶穌被捕時,群眾高喊:「釘祂十字架!」
主辦方也以「動畫」呈現耶穌受審的情形,看見耶穌在十字架上道出:「成了!」,最後,復活的耶穌身著一襲白衣出現,頒布福音大使命並承諾將會再來。
體驗場景中,所有的對話都是用「希臘語」和「英語」進行。
執行製片人羅伯特.巴格達薩羅夫(Robert Bagdasarov)表示:「安排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新約聖經是用當時所通用的方言Koine(希臘語)寫成,而非更深奧的古典希臘語。」觀眾將能因此更輕易投入展覽情境中。
他並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展覽,使觀眾與耶穌生平的故事有更緊密的聯繫,以一種既有意義又有影響力的方式,重新點燃人們對被釘十字架且復活的救世主之信心。」
他期盼《拿撒勒人》不僅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場精神之旅和信仰的見證。
首次亮相美國的爭議文物,耶穌兄弟雅各骨灰盒?
展覽除了身臨其境的場景外,另有《發現耶穌》文物展展示了耶穌時代的文物,以幫助參觀的人重塑耶穌與門徒所生活的世界。
展覽文物由奧德.戈蘭(Oded Golan)所收藏,數量高達300多件,包括:猶大出賣耶穌的同款硬幣、生活用品和漁具、被認為用於釘十架的釘子等。其中,最引人注目莫過於首次在美國亮相耶穌兄弟雅各的石灰石製骨灰盒,骨灰盒上尚有完整的銘文雕刻,寫著:「雅各,約瑟的兒子,耶穌的兄弟。」
雅各約於西元62或69年殉道,按照當時喪葬習俗(ossilegium),其屍身被石灰覆蓋、在石洞中腐化,肉身腐爛之後,骨架便被裝進骨灰盒,與其他的骨灰盒存放在一起。
銘文內容與馬可福音6:3相呼應,「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他們就厭棄他。」
參觀者觀賞古文物。(圖/TheNazareneXP IG)
然而,對於骨灰盒上的銘文,考古學家們抱持懷疑的態度,認為是後人所偽造。
曾在以色列文物管理局工作的人類學家喬.齊亞斯(Joe Zias)說:「1990年左右,我在耶路撒冷舊城苦路(Via Dolorosa)一家古物店看到這個藏骨盒,當時銘文就簡單寫著『雅各,約瑟的兒子,耶穌的兄弟』。」
十年後,此藏骨盒由當時備受爭議的收藏家奧德.戈蘭買下;2004年時,奧德,戈蘭因偽造銘文被逮補,經過七年的訴訟,因沒有證據可證實銘文中耶穌便是指著基督,戈蘭被無罪釋放,當局也歸還了骨灰盒,但法官堅稱:「無罪釋放並不代表骨灰盒上的銘文是真實的,也不代表銘文是2000千年前寫的。」
展覽首站在德州達拉斯(Dallas),巴格達薩羅夫認為,此地是重要的基督信仰中心,展期自今(2023)年10月6日持續到明(2024)年1月7日。奧德.戈蘭則說:「人們在閱讀聖經時往往會有許多想像,但當他們看到真正的古代文物時,便能讓想像回歸現實,而有新的啟發。」
(參考資料:The Christian Post、artnet news、Religion Unplu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