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千萬別抬頭》劇照。(圖/NETFLIX網站)

《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是一部2021年底的美國諷刺科幻片,以非常貼近現況的形式,呈現目前的社會樣貌,諷刺現代人崇拜並追求科技與知識、金錢與權力、明星與八卦,不再相信上帝掌控著人類的命運,認為應該是人類能夠掌握自己未來的道路,「以人為本」成了新的普世價值...

該電影角色中,貝許總裁彼得·伊舍維爾是崇拜科技知識並追求進步的代表,他認為持續開發新科技,就是人類的進步、科技與帶來的財富,能改變人類原本的道路,認為科技做為一種「智慧」能解決生命難題、科技能戰勝彗星。

 

另一名角色總統歐林,窮盡聰明要通過大法官提名、逆轉自己的醜聞、贏得期中選舉,她善於操控人心的「智慧」令人乍舌,她對於權力與財富的渴望勝過保存其他人的生命。

 

當凱特·迪比雅斯基和她的教授藍道·敏迪他們發現了彗星與撞擊地球的時間,當然是需要高度科學知識才能做到,也被人信任為充滿「智慧」的科學家,然而當他們發現自己其實不知如何自處,明迪與狄比斯基是否有比其他看來愚昧的人來得不愚昧嗎?

 

影片中還有幾個角色是看來愚昧的,例如八卦節目主持人、追逐明星偶像的大眾、以及靠總統媽媽當上幕僚長的兒子。如同傳道者說:

 

我用智慧專心探尋、考察天下所發生的一切事….我心裏說:『看哪,我大有智慧,勝過在我以前所有統治耶路撒冷的人;我的心也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

—傳道書1:13,16

於是我看出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愚昧人卻在黑暗裏行。但我知道他們都有相同的遭遇。我心裏就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一樣遇見,那麼我何必更有智慧呢?』我心裏說:『這也是虛空。』 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不會長久被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遺忘。可嘆!智慧人和愚昧人都一樣會死亡。

—傳道書 2:13-16

智慧人與愚昧人彼此相似,那智慧的用途是甚麼呢?何須追求智慧?在如此虛空的前提下,就只能「讓我們吃吃喝喝吧! 因為明天要死了。」(哥林多前書十五章32節) 既然人人都有一死(看似愚昧的總統的兒子竟然存活下來!),不僅智慧人消失,智慧本身似乎也消逝了。

 

智慧十分有用,而愚昧是邪惡的,但兩者的差異在人的身上幾乎消失殆盡,導致智慧無法改變人的生命。且智慧是脆弱的,「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賄賂能敗壞人的心。」(七章7節) 「死蒼蠅使做香的膏油散發臭氣;同樣,一點愚昧也能壓倒智慧和尊榮」(十章1節) 。

 

也許彼得·伊舍維爾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但他的愚昧(驕傲)壓過他的成就。也許明迪與狄比斯基是出眾的天文學家,但想要享受難得的受到重視以及群眾擁戴名氣的慾望,敗壞了他們的心。個人生命中值得追求包括進步、權力、金錢、工作、快樂、良善,這些本身都有價值,但若是只看重自己,則這些在傳道者眼中就如霧、如氣、如煙。

 

我見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一切事,看哪,全是虛空,全是捕風。

—傳道書1:14

當彗星已經出現在地球的可視範圍內,明迪、狄比斯基和奧格索普叫大家「抬頭看看」(Just Look Up),歐林總統卻要大家「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且注意自己,她說:「知道他們為何要你們抬頭看嗎? 因為他們要你們感到害怕。盯著前方的路,而且要低頭,然後往前走一步,一步又一步。」

 

一步步走向哪裡?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因為所看的僅是日光之下的事,即使勇往直前在太空中走了二萬年,好不容易終於找到類地星球,接下來又該走向哪裡?

 

影片中暗指所有的人應該都會被類地星球上的野獸吃掉,這真是虛空!傳道者明白指出日光之上的事才是永恆的,才是值得敬畏的:「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結論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當盡的本分」(十二章13節)。

 

當我們抬頭看時,才知道凡事都是虛空、煙霧、雲霧,在流沙一般消失的生命中,只有一件事存留:「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這是唯一穩固的錨點,若沒有這一點,人與所有的行為活動就不算甚麼。

 

影片最後的餐桌前的禱告說到,求天父赦免我們的自大與懷疑、讓祂的愛帶領走過黑暗時刻。這群人在死亡面前轉向主畢竟算是有「智慧」,然而傳道者早已看出這一點,「你趁著年輕、衰老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悅的那些歲月來臨之前,當記念造你的主」(十二章1節)。

 

當經歷年老與病痛,死亡的陰影包圍之時,這往往才是我們打算記念造物主的時刻,法國基督徒思想家以祿認為,在生命毫無喜樂的時刻,宣稱自己轉向造物主是虛假的,神成為最後的手段而不是盼望。

 

願我們都能在年輕時(在有利的時機、在依然有敞開的路徑、而不是無從選擇、必須服從的時刻)記念主,才能獻上滿有喜悅和光芒的臉,才能獻上充滿感恩的禱告,而這時我們的一切行動與智慧,即使是煙霧,也是真實存在的,也才能發揮功能,即帶領眾人往上看,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

 

(文章授權/ 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副教授 楊瑋誠)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