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戰火下的世界 上帝在哪裡?

(攝影/張德謙)

「上帝在哪裡?」問話的是一個16歲,半大不小的男孩。

如果這是個台灣男孩,正值青春期的他可能正面臨升學壓力、追求同儕的認同、反抗父母師長的管教、花大量的時間在網路世界中,甚至對異性開始好奇…。

然而問話的男孩生長在烏干達,一個對多數台灣人而言是陌生遙遠的國家。此時的他正為暗夜中的夢魘所苦。夢中的他回到更小的時候,生活中充滿戰爭、飢餓、疾病的威脅,並且在某日不幸被內戰中的反抗軍所俘,從此終結一個孩子的童年。

因為是男孩,所以他的雙眼被矇上黑布,手中被塞入一枝機關槍,然後有聲音要他開始掃射…。當答答答的聲音停止,在嗆鼻的煙霧中黑布被取下,舉目所見橫屍遍地,他發現他剛剛做了生平第一次的「殺人任務」。由開始的恐懼、害怕,到後來的冷漠、麻木,對一個小男孩來說,他的世界就是「殺人才可以活命」,這可不是虛擬的線上遊戲,而是真實的生存法則。這樣的生活直到進了難民營才終止,然而夜晚的惡夢仍在持續…。

「上帝在哪裡?」問話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雖說年齡仍是「女孩」,但她已經是「母親」的身份了。

小小年紀的她,臉上滿是純真的笑容,很難想像她曾經歷經戰火、貧窮、飢餓的威脅,九歲時的她就開始被軍人性侵害,眼前的她已經是個小母親。瘦小的身軀懷裡,還抱了個營養不良的嬰兒,但是她的笑容卻有著多數母親擁有的驕傲與光采。這不是零星個案,在帕德工作站的「Baby Mother」收容所中心,許許多多的少女都有著相似的命運。

「上帝在哪裡?」「上帝在哪裡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祂一直跟我在一起。」她說。

生命的意義,是盡上帝「管家」的責任

著名的宗教心理學家Eric Fromm在其著作《生命的展現》(to Be or to Have)中寫道:現代人的生命可分為兩類,第一種人稱為「to have」,就是「有」的生命;第二種人稱為「to be」,他關心「是」的生命,屬心靈上的擁有,常常不斷的自問:我的生命有意義嗎?我擁有這些東西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種人經常在問,我擁有什麼?我們最能、最想「要」的是什麼?是金錢、財富、還是權力?現在有的還缺什麼?

Fromm認為,適度擁有什麼不是錯事,也非壞事,只是要小心謹慎,不要反被你的「有」來擁有並佔有你。但是在台灣社會我們會發現,許多人追求物資財富的目的,不是讓物質為我們服務,不是為了讓生命幸福有意義,更不是為了與別人分享,反倒是得到越多越不知足,老是希望和別人相比。 媒體的頭條也常是某某首富辦喜事耗費多少、某某明星花費多少購置豪宅…,最後許多人都變成了金錢、財富、權力的奴隸,生命還是充滿不足與虛空。於是長年在「拼經濟」的台灣,傳出的是每2小時就有1人自殺的可怕數據。當我們在努力於讓生活更好的同時,是否有想過要讓生命可以落實得更有希望、更有尊嚴?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生命嗎?

生活在富裕台灣的我們,經常看到的是杜拜式的豪華建築和享受成功,但是在看不到,也想像不到的世界,卻還有22,000名兒童每天在飢餓的生死邊緣掙扎。幾年前的烏干達之行,我們看到了很多身處戰火、飢餓困境中的兒童,他們雖然生存在很艱難的環境中,可是仍然堅持要活下去,因為生命是上帝所賜,是寶貴的禮物。雖然活在這一餐吃完,就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的日子;雖然每天為了取得一桶飲水,至少要奔波五、六個小時;雖然因為醫療資源的欠缺,許多嬰兒一出生就是愛滋寶寶;雖然因為戰爭,許多孩子小小年紀便成了孤兒…,就多數人的角度,他們是極度貧窮、缺乏、困頓的一群人,生活中沒有一件事是可靠的,然而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以「全然靠主」的信心來面對一切。

當然,上帝也感動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天使,與他們一同面對生命的挑戰。Fromm稱的第二種人,就是如同這些工作者一般,認為不論是個人或個別教會所擁有的一切,包括物質上、精神上的,都是來自上主所賜予,人要以感恩的心來領受,更應清楚的知道,我們只是一位受託的管家,對於世界只有暫時的管理權,而沒有所有權。所以我們要做好管理的工作,基督徒的職責就是要成為一位忠心的管家,有果效的管理及運用從基督所領受的一切,學會去分享、關懷。這種人以真正「是」的生命,盡上帝「管家」的責任,這才是一位基督徒應該追求的生活態度。

生命因分享上帝的恩典而豐盛

(攝影/張德謙)

在非洲烏干達,有冒著生命危險仍然堅守最前線服務的福音機構工作人員;也有在早年因政治造成的宗教迫害中,仍然躲在樹叢中敬拜上帝的基督徒;更有為了關懷戰火和愛滋遺孤,全力擺上自己的宣教士和牧師。他們都是我們的肢體,「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聖經哥林多前書12章26-27節)在台灣的我們也許不能親自到當地去幫助他們,但是我們可以用實際的行動,如禱告、奉獻、多了解、多關懷等具體行動,來落實我們信仰所稱的「命運共同體」,而非只是空談。

要讓生命更豐盛的秘訣,在於愈分享愈豐盛,這將不同於台語所說的:「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的想法。當我們在生活中享有來自上帝恩典的生活,邀請您一起來,學習「領受後分享」的原則,我們的生活其實可以更儉樸,可以更簡單,讓更多缺乏、有需要的人,獲得維持他們生命的基本幫助!那麼我們的生命將會因為「認同他人的苦難」,「委身實際的行動」,而讓我們與他們都得到「成長的生命」。

如果有人再問「上帝在哪裡?」時,希望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都可以用溫柔而堅定態度的回答:「上帝活在每一個受苦難的人當中,祂也顯現在每一個以行動回應苦難者的身上。」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