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我的孩子是過動兒」、「他有學習障礙」、「有亞斯伯格症」...不管是正向或是負向,當孩子接受到身旁的「錯誤的認知期待時」,也就開始往那個方向前進。然後就更加應驗大人所說的,也讓孩子對於自己的「病症」深信不疑!

隨著醫學的發展,知識爆炸時代來臨,網路傳遞的方便,讓大家對於心理相關的症狀問題,有了很多「聽聞」,許多人也開始根據自己的資訊,開始產出不同的懷疑。

 

並非是否定醫學的進步,也不是拒絕醫學的協助,而是我們在獲得大量的資訊過程時,是否能夠善用這些資訊呢?

 

記得小時候面對很活潑的孩子,大家會說他個性比較好動,靜不下來;但現在,有個名詞叫「過動」。

 

當孩子生性文靜,對於陌生事物較畏懼退縮時,以前的人會說他個性內向害羞;但現在,有個名詞叫「自閉」。

 

再次強調並不是否認醫學的發展,只是這些病症都需要透過「專業人士」進行一連串的測試與觀察,才能夠下結論。

 

只是當我們接收知識與訊息太方便的同時,好像默默也覺得聽多了自然也就懂了,也就開始給出定義。

 

其實好動不等於過動。就像是內向不等於自閉。

 

但是當孩子的重要他人這樣定義時,孩子會開始接受這樣的期待。

 

就像是畢馬龍效應(自我應驗預言),不管是正向或是負向,當孩子接受到身旁的「錯誤的認知期待時」,也就開始往那個方向前進。

 

然後就更加應驗大人所說的,也讓孩子對於自己的「病症」深信不疑!

 

生病的孩子不會因為你一直說他有病,他就會好!

但沒生病的孩子會因為你一直說他有病,他會真的生病!

 

不管孩子的狀況如何,即使真的是有狀況,與醫療、專業人士合作過程中,也停止用病症名詞繼續的框住孩子恢復健康吧!

 

或許孩子有些「類似」的狀況,可以尋求醫療專業人士協助,但也不用輕易的定義孩子!

 

因為我們期待的孩子是越來越健康美好,何不幫他建築往健康美好的道路呢?!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author

梁蓓禎

梁蓓禎,高師大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現擔任Fight.K國際「心」教育執行長。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