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調查,台灣家庭貧富差距已達66.9倍。(圖 / FreePik)

睽違30年,主計總處於4月29日再度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取樣至2021年底,平均每個家庭財富為1,638萬元,中位數894萬元,約七成左右家庭財富未達平均數。 

 

再將台灣家庭財富以五等分位計數,前20%的最富有家庭,平均每戶擁有5,133萬元,最末20%家庭則每戶僅有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相較於上次調查後結果,貧富差距為16.8倍,有明顯擴大趨勢。 

 

隨著貧富差距擴大,將對社會與經濟兩大面向產生影響。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競爭焦慮,進而造成動盪、犯罪率提升;經濟上也因富者更富、貧者更貧,容易開啟在金字塔底端的家庭陷入貧窮循環、無法脫身。 

打造從1到1.1的人生 

有鑑於弱勢家庭成員若能即早找到成就、建立自信,就有機會走出現況、成就更好的自己,近年來,基督教芥菜種會推動「弱勢兒少青年知識與技能培育計畫」,其中包含:認識財務、妥善理財的相關教導,期許幫助弱勢家庭孩童可從小建立屬神財富觀,開展不同人生新頁。 

 

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表示,隨著時間拉長,家庭資產淨值定會持續擴大,貧富間距離越拉約開,是經濟發展必然結果。在此種情況下,弱勢者最大的硬傷,乃是無法適時掌握機會,也有可能是機會來了、卻由更有資源者獲得,甚或連收到消息管道也沒有。 

 

李肇家以其曾讀過的書籍《當責》進一步分享,指出成功與失敗都可能開啟循環;若每個人最初起點都視為1,取得成功者會因每一份成就而得到些許加成,例如從1變成1.1,並且,所得有時不只是加法而是乘法,最終得到數字無限大的豐厚人生與事業。 

  • news-details
  • 李肇家受訪分享,期許弱勢者透過幫助,得著從1到1.1的人生。(圖 / 芥菜種會 提供)

相對的,當弱勢者深陷「受害者循環」,原有的1很快就會因各種失敗、不順遂,減到只剩0分,甚至是負數境地;據此,芥菜種在開展各樣事工時,所重視的是「要讓受助者有機會、也有勇氣體驗從1到1.1的快樂」。 

 

「單以投資理財來看,概念上當然是能藉著善用金錢來得到更多財富,但對弱勢孩童來說,能投資的當然不是錢,而是能伴他們一生,實用的各種學識、知識與技能。」 

  • news-details
  • 芥菜種會集結各種資源,要幫助弱勢者翻轉人生。(圖/ 芥菜種會 提供)

財管入門:分辨需要和想要 

芥菜種會知識行銷中心督導范雯婷進一步說明,針對貧富差距日漸懸殊的議題,受芥菜種會幫助的孩子們,從小接觸到的財務觀念入門課,就是「分辨需要和想要」。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6) 

 

范雯婷表示,提摩太前書經文提到人心的慾望,同時當學習何為真正的滿足。使徒保羅也提醒人,要滿足於目前所擁有的,能知足就是極大的福份。 

  • news-details
  • 范雯婷提醒,「分辨需要與想要」為建立財務觀念的入門課題。(圖 / 芥菜種會 提供)

此外,就孩子而言,在尚小年紀更需分辨「心中所想要的,真的對自己有好處嗎?」

 

很多時候,人所尋求的是一種慾望上的滿足,實則所獲得的對生命並無益處。 

 

以芥菜種會長期關顧弱勢的實務經驗而言,透過情境模擬的做法,更能讓孩子們將聽到的理財觀念實際活出來。

 

范雯婷說,該會在花蓮的少年之家設置內部福利社,使孩子們能獲得一定額度的「少家幣」作為零用錢,可自行規劃花用,看是要用於購買零食飲料,或選擇購買日用物品。「讓他們從小就開始練習擔任經濟控管者的角色;另外,也在自由用錢之餘,搭配記帳練習,讓孩子們可以更明確看到零用錢流向。」 

 

神在創世記中就叮囑人,要成為世上萬物的好管家,「越早開始操練,就有更高機率讓好的財商觀念成為一生禮物。若日後孩子長大成人、為人父母,他們就可以成為祝福與影響兒女的最好角色。」 

  • news-details
  • 透過少家幣,讓孩子從小就開始練習分配有限的金錢、資源。(圖 / 芥菜種會 提供)

做中學,落實建立觀念 

芥菜種會社區發展中區督導李佩娟表示,長期關顧弱勢孩童,更能顯著察覺貧富差距日漸加大;縱然藉由社福機構協助,然而要拉近二者距離並不容易。但以芥菜種而言,所能給的就是建立良好觀念,避免孩童過早放棄人生,也不會為追求名利而過度汲汲營營,甚或為了求快以致不小心走上更加偏差的道路。 

 

芥菜種會中區、東區服務中心曾於不久前,聯手規劃為期三天的「城市解謎」營隊活動,帶領近30位孩子前往花蓮,展開一系列「模擬人生理財」的體驗行動。 

 

城市解謎期間,與會孩子透過文創手作、青銀相伴、社會共好等多樣化主題,從中設計與財務收支相關情境,使其實際思考如何制定優先次序,以此分配有限錢財。 

  • news-details
  • 李佩娟督導(左)、范雯婷督導(右)受訪分享此議題觀點。(圖 / 芥菜種會 提供)

而不論對金錢支配所做選擇為何,都會督促孩子們需要記帳

 

李佩娟表示,「記帳」是很實際的方式,可清晰呈現資金流向;在記帳之餘,也會敦促孩子們試著訂定未來目標,據此明瞭實踐夢想前的所需資源,再回過頭來從帳本中釐清該如何留下必要資源,使未來人生過得比當前更好。 

 

營會中有些孩子選擇詳實記錄每筆收支,也有人記得較為零落,或認為「等一下再一起記」,結果最後就忘記了。來到營隊末了,社工輔導們會協助孩子們盤點這幾天的紀錄,發現到,沒有記帳或記不完全者,錢財常在不知不覺中失去。 

  • news-details
  • 李佩娟分享,營會中規畫多種實境體驗,從而敦促孩子養成落實記帳習慣。(圖 / 芥菜種會 提供)

「這時,就成為最好的機會教育,讓孩子們明白,疏忽怠惰將會積少成多,最終讓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若要避免落入此種處境,量入為出是必要的,也要時常檢視目標,才能讓理財這門終其一生的重要功課,都能聚焦在『將錢花在需要之上』。」 

 

談及「將錢用於需要上」,以及「立定目標,做好財務規劃與記帳」,李肇家表示,以芥菜種會全心建立的「三福助人網─福音、扶助、扶立 」觀念來看,要幫助弱勢者縮短貧富差距、使人生往正向方向發展,除了在關懷過程中使之能接觸福音,同時要幫助孩子們不因起跑點的差別而感到自卑或懼怕。只要保持信心,每個人仍有機會獲得不斷向上的人生。 

  • news-details
  • 立定目標,做好財務規劃與記帳,能避免落入「貧窮循環」。(圖 / shutterstock)

芥菜種會並匯集多方資源,讓受幫助且願意有所改變者,擁有更堅實後盾,可在不利處境中逆勢而上。 

 

「這種讓生命同時領受耶穌基督的福音,以及受祝福、而後也成為他人的祝福,我想就是基督徒該去實踐的使命和異象!」 

 

李肇家同時叮嚀,生活中必有難處與挑戰臨到,弱勢者在受幫助、努力改變自我之餘,也勿忘記帶著笑容來面對每一天。「只要每天給自己一點微笑和鼓勵,就能發現自信會慢慢長出來,一切也都會隨之慢慢變好!」 

  • news-details
  • 李肇家分享,透過長期關懷與幫助,陸續也有孩子與家庭受感動,最終受洗成為基督徒。(圖 / 芥菜種會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