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孫鳳吟與某校園連結機構、路竹長老教會等組織代表一起跟國際學生合照。(圖/孫鳳吟 提供)

高苑科技大學校園內有一個最美的風景,就是一位「提菜籃的教授」,常常分送食物給學生,尤其是對「國際學生」的關懷。

 

這份愛與關懷的互動,讓她真實「看見」國際學生的需要:「語言不通、水土不服、沒有交通工具、沒有禦寒衣物等」

 

遂自願為這些學生奔走,於是一個嶄新的合作模式出現了「校園團契+地方教會+基督教機構」攜手成就了「國際學生關懷事工」,一起陪伴國際學生解決在食衣住行上的困難。

 

國際學生:「謝謝您為我做的一切,給我溫暖,我曾以為只有家人可以給我這樣的溫暖,但現在有您,願您的上帝保守您!

他們,把我當成自己母親

「曾經有一位印尼籍學生來找我,對我說:『我沒有媽媽,你好像我的媽媽』,並且母親節特地買蛋糕給我。」孫鳳吟回憶道。

 

孫鳳吟曾任職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現已退休,但在其職場生涯中,因陸續看見國際學生的需要與困難時常思想「我該給他們什麼?該如何幫助這些孩子?」

  • news-details
  • 孫鳳吟(左)教授品格成長學習、生命教育概論課程、 戲劇與人生、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情感智慧與自我成長、情感 EQ &面對挫折及多元文化與社會關懷等課程。2022 在台南神學院碩博士課程開設「戲劇與創意設計」課程;高苑科技大學(右)(圖/孫鳳吟Facebook)

  • news-details
  • 因課堂孫鳳吟時常可以接觸到「越南籍」、「印尼籍」、「菲律賓籍」等國際學生。(圖/孫鳳吟 提供)

娓娓道來,正是因自己於高苑科技大學信主,一路見證上帝讓她從助教,順利升等到副教授,孫鳳吟:「我知道這一切沒有好自誇的,都是上帝的恩典,因此我決定不要繼續升等做研究,我心裡清楚,我要出來服事神!

 

因此身為教授的她,開始於課堂中看見學生的需要,尤其是「國際學生」,因孫鳳吟時常可以接觸到「越南籍」、「印尼籍」或「菲律賓籍」等國際學生。

 

於是出於上帝的愛,孫鳳吟開始當起拾起「菜籃」族,把鄰居、親友送的食物、水果等,放進菜籃,提至自己的班級、國際學生宿舍分送。孫鳳吟喜樂表示:「93.5%還沒有上過我的課的國際學生,都曾收到過我的禮物!」。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其表示因小女兒,正於海外讀書,心中思想如果有人送食物給她、關心她,她在海外遇到挫折,心裡知道有人仍關心她、愛她,於是則從這樣同理角度,孫鳳吟開始關心國際學生的「需要」

  • news-details
  • 只要有人送食物給國際學生,並關心他們,他們心裡便會感受到這份愛。(圖 / shutterstock)

曾有一位越南籍學生遇到孫鳳吟,感動表示:「老師!我還沒認識你,就知道你!因為我曾在宿舍有收過你送的禮物,一條圍巾

 

還有一次學期課程結束有印尼的學生送上一件「印尼國服」,表示「你是我們的台灣媽媽,並另一位印尼學生寫卡片,內文敘述:「謝謝您為我做的一切,給我溫暖,我曾以為只有家人可以給我這樣的溫暖,但現在有您,願您的上帝保守您!

  • news-details
  • 孫鳳吟穿著印尼學生送給她的「印尼國服」。(圖/孫鳳吟 提供)

教會、機構、校園團契一起同工!

「其實越南學生剛來台灣會有很多適應不良,台灣飲食容易讓他們身體出痘子,再來是印尼、菲律賓都沒有『冬天』寒流來襲對他們來說,真是很大的挑戰!」孫鳳吟表示。

 

一次寒流來一周,教育部要來查教學品保,孫鳳吟心想:「我是台灣人,我都冷到受不了,這些外籍學生感冒就沒法來上課,沒經歷過冬天的孩子,知道如何保暖嗎?」,於是當天早上她從衣櫃拿了十件外套、兩件背心要捐出,並在臉書上號召朋友、學生把堪用的衣物(五成新以上),趕緊分享給國際學生。

  • news-details
  • 許多國際學生沒有預想到寒流來該如何預備,於是孫鳳吟真實看見國際學生的「需要」,便號召附近教會、機構等一起捐贈。(圖/孫鳳吟Facebook)

這樣連發兩天,學生多到「不夠發」,孫鳳吟真實看見國際學生的「需要」,便號召附近教會、機構等一起捐贈,這樣發送衣物超過一個禮拜,每天都有很多國際學生來拿,孫鳳吟:「可以看到學生們拿到衣服時,那種感受到『溫暖與愛』的心情」

 

發現國際學生遇到的困難,孫鳳吟再也不能視而不見,心想,總要有人做些什麼吧!然沒有經費的真實狀況就在眼前,且一承擔後,將是很重且長遠的責任,但因著自己做體驗教育的經驗與膽量,她決定承接下來,遂開始於校園、教會界、基督教機構四處奔走,禱告、尋覓資源與募款

  • news-details
  • 孫鳳吟:「可以看到學生們拿到衣服時,那種感受到『溫暖與愛』的心情」(圖 / shutterstock)

上帝果真垂聽了她的禱告!有一群印尼學生(基督徒)來高苑科技大學就讀,結識了孫鳳吟,告知想要有團契生活,後某校園連結機構一起拜訪路竹長老教會,彼此達成協議,星期日由路竹長老教會派車,接送這群印尼基督徒學生至教會上主日,讓這群孩子在異鄉,仍不中斷主日崇拜。

 

該教會更是為這群學生們,募得12輛腳踏車。幫助他們解決在台灣的交通問題。於是,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校園「印尼團契」。但發現語言有溝通上問題,透過某校園連結機構幫助,印尼宣教士可以兩周一次,來餵養他們的屬靈生命

  • news-details
  • 透過某校園連結機構的幫助,印尼宣教士二周一次來餵養他們的屬靈生命。(圖/孫鳳吟 提供)

孫鳳吟更成立了「愛的實驗室」國際學生關懷事工,在接觸這些國際學生,得知他們很想念家鄉的菜餚,一次機會下,便將此事告知燕巢約珥福音中心的淑婉牧師,該教會便主動動員弟兄姊妹互相配搭,與孫鳳吟一起為學生提供家鄉菜(如牛肉丸麵、炒辣椒等)。

 

「當時疫情剛好爆發,本來報名有20位,現場來了約40人!我們發到不夠發,可見那時的需求,於是大家在現場盡力產出更多食物,整個過程都是恩典!感謝教會願意成全弟兄姊妹想服事的心,擺上的祝福讓印尼學生們都很開心、很感動!」孫鳳吟感恩道。

  • news-details
  • 許多召會主動動員弟兄姊妹互相配搭,與孫鳳吟一起為學生提供菜餚供應愛宴。(圖/孫鳳吟 提供)

且在上帝的手中,亦成就美好的工,上任高苑科技大學趙校長,因有召會的背景,再聽聞國際學生的需求,遂邀請路竹區、岡山區、楠梓區、湖內區、高雄區等召會一起參與,提供學生家鄉口味等飯食,並於寒流來時募得多床棉被與各類物資的贈與

 

孫鳳吟:「我覺得很恩典!當學校校長、老師、不同教會組織以及機構進來,大家一起跨界的合作關懷國際學生,這個關懷事工才能完成。在台灣一定有人想做這件事,我鼓勵大家在勇敢一點點,不要害怕,勇敢跨出去,我們一定可以多陪國際學生多走一里路!」

  • news-details
  • 上任高苑科技大學趙校長,於寒流來時邀請路竹區、岡山區、楠梓區、湖內區、高雄區等召會一起參與,募得多項棉被與物資贈與國際學生。(圖/孫鳳吟 提供)

  • news-details
  • 有姊妹奉獻60個紅包 由燕巢約珥靈糧堂牧師協助發送紅包給國際學生。(圖/孫鳳吟 提供)

宣教就在台灣家門口,你看到了嗎?

孫鳳吟表示,現在印尼、越南等國家的人就在台灣就學,是一個在「你家門口」的概念宣教的機會就在門口了,如果大家可以打破思維,一起合作,就可以成就很多美事

 

「我們可否『不以』能否信主的人數為優先考慮?我們能做的,就是付上代價,愛這些孩子,讓孩子知道,因為我背後有一位愛他們的神,所以我可以愛他們,而在他們的生命中,這會成為美好的回憶,學生們回國也會思想,這份愛從何而來?」孫鳳吟分享道。

  • news-details
  • 路竹長老教會為這群印尼基督徒學生們,募得12輛腳踏車。幫助他們解決在台灣的交通問題。(圖/孫鳳吟 提供)

於是在大家的協力下,孫鳳吟開始一系列的關懷國際學生等「愛的進行式計畫」,以面臨的「食、衣、住、行」為主,分述如下:

**愛的進行式計畫**

食:每學期舉辦愛的餐會。

衣:準備二手衣物分享。(又稱愛的實驗室)

住:一起做快閃宿舍送禮活動,如寒冬送暖、送食物等。(又稱用愛圍住你)

行:帶國際學生旅行

  • news-details
  • 路竹長老教會為國際學生招募到腳踏車。(圖/孫鳳吟 提供)

孫鳳吟喜樂道:「學生們在經歷這一系列的計畫,通常最後都會說:『老師,我還沒有開口,你們就知道我們要什麼!我很感動!』,並有一次這些學生拿感恩卡片給我表達感謝,大家就抱在一起哭。」

 

耶穌說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大家語言雖然不通,但這些愛的行動,能讓國際學生感受到那份『愛』,並記住『被愛過』的感受。

  • news-details
  • 國際學生拿到大家捐贈的衣物以抵禦寒流。(圖/孫鳳吟 提供)

這是一個忍耐的過程,但神祂都在

這條路辛苦嗎?無庸置疑是辛苦的,許多時候孫鳳吟都在沒有經費、或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帶領孩子出遊,雖然知道這趟旅程要自掏腰包,但她選擇喜樂,並相信神同在

 

一次聖誕節,孫鳳吟不知道如何籌備禮物送給孩子,遂向上帝禱告,求神供應,神果真感動她的台灣學生,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主動提議想送出一批娃娃,讓她能做成聖誕禮物送國際學生。

 

孫鳳吟:「這是一個忍耐的過程,你要找經費、要辦活動、要有同工、要有基督徒們能看得見,做這些事背後的價值,我們必須要『看見』,因為宣教已到了家門口,我們基督徒要起來,需要有人整合學校、教會、機構等資源,因為『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對話』。

  • news-details
  • 孫鳳吟:「我有很多學生,回國後還會記得『這份愛』,並持續與身邊的家人分享,因此回國不會是結束,而是『愛的進行式』」(圖/孫鳳吟 提供)

並呼籲,盼更多基督徒起來接待國際學生,給予他們更多友善關懷,以愛為出發點。

 

「做你能做的!因為這樣的事工是需要很多人一起、需要很多教會界與機構的資源進來,並願意給出去。我有很多學生,回國後還會記得『這份愛』,並持續與身邊的家人分享,因此學生回國不會是結束,而是『愛的進行式』」孫鳳吟勉勵。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