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4日,禧年聖經經濟倫理研討會中,聚集多位牧者、講者,同來探討AI時代的挑戰和因應之道。(圖/記者吳旻樺、shutterstocks)

面對AI時代來臨,基督徒是不理睬,抱持冷漠的態度?或者,積極參與數位新世界、讓新科技成為「引人歸主」的利器呢?

 

當人類習於藉ChatGPT的演算結果作為答案時,是否反而造成「一言堂」?AI會不會控制人類?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後悔自己發明原子彈,生成式AI創造者亦因預見,科技巨擘們正在進行一場「未來可能無法阻止的戰爭」而退出職場;勢不可擋的AI世代來臨,我們當如何警醒於趨勢,因應這一連串的未知數?

4日一早,由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ChatGPT 來了!AI 時代的挑戰和因應之道」研討會,於中華福音神學院舉行。

 

會議中,聚集多位牧者、同工及學者,共同探討末世時代「全新的AI科技」會衍生出何種威脅?基督徒又應當採取什麼行動方案?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建信表示,研討會期以熱門主題ChatGPT切入,進一步以宏觀的角度認識AI人工智能,並探討AI對信仰的挑戰;會中講者包括:盧希鵬教授、陳冠賢院長、鄭立維董事長和林榮恩董事長等人。

  • news-details
  • 研討會聚集了多位牧者、同工及學者,共同來探討末世時代「ChatGPT 來了! AI 時代的挑戰和因應之道」。(圖/記者吳旻樺)

一場「未來可能無法阻止的戰爭」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盧希鵬,以其資訊背景說明,生成式AI是一種深層學習模型;生成式AI的創造者是加拿大教授辛頓(Geoffrey Hinton),他開始了深度學習演算法,後來,廣泛衍生出現今ChatGPT等各種生成式應用。


2023年時,辛頓教授辭去了工作,他表示,自己對畢生的研究感到後悔,沒想到這一個演算法這麼強大,他預見,人工智能技術遲早會顛覆就業市場;科技巨擘們正在進行一場「未來可能無法阻止的戰爭」。

 

諸如:資安問題的威脅、資訊真假難辨、人臉深偽技術造成的後果...;這一切,人類已準備好去面對了嗎?如同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後悔其發明,ChatGPT之父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也常常公開警告世人:面對人工智慧,人們更應該謹慎行事並提高安全標準

 

教會準備好了嗎? 盧希鵬表示,這一切才剛開始,當上帝允許AI演算法的存在時,我們是否更應加促腳步回到生命樹跟前,而不再停留於善惡知識樹前呢?

 

他強調:「成熟的AI叫工具。」一旦教會能善用科技工具,傳福音等諸多事工將可因此更便利,或可利用AI寫詩歌、或可藉它書寫一封小組長的關懷信?或運用於每周的兒童主日學,生成課程故事及繪本。

  • news-details
  •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盧希鵬,探討生成式AI的應用與挑戰。(圖/記者吳旻樺)

     

盧希鵬表示,神造人有靈、魂、體三部分。回顧人類歷史,工業革命後,解決了人類許多「體力不足」的問題;目前生成式AI,則能彌補「魂」中心思的需要,解決「思考不足」的問題而快速提供解答。

 

然而,人類最重要的深處「靈」的需要,是神所賜且無可取代的部分。唯有神的靈,能解決人類靈魂的問題

 

他進一步說,以前沒有這些科技工具時,人們更容易靜下心來、到神面前求問,當如何與慕道友互動?與牧師交通?如何用合適的經文來供應弟兄姊妹?

 

當一個人的付出,沒有出於靈裡的愛心時,不過就是鳴的鑼、響的鈸。所以,當大量工作被AI取代時,人們是否願意以更多的時間,來尋求「靈」的問題?因為人類的靈,正是 AI 無法取代的部分。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哥林多前書13:1節。

是高效率還是加倍疏離?當警惕人造的親密感

中華信義神學院院長陳冠賢分享「位格與共融」的主題,再思:AI浪潮中教牧背後的社會文化脈絡;現在正進入「縮時社會」,一切都要求快、快、快,高倍速的效率下,本以為能節省時間,其實反要負擔更多的工作。


社會高速運轉,無法停下對速度的崇拜,工作時間更多,關係卻似乎越疏離,導致用「人造的親密感」克服孤獨,貌似交流連結,卻是AI做出的仿生科技:如電子寵物、智慧助理、照護機器人等,取代了原本人所扮演的傾聽角色。

 

陳冠賢點出,你我須回到「位格與共融」再思,因教牧事奉的前提是回到三一認信」上,也就是神聖三位格與受造界存有關係」的共融創世記三章中提醒著我們,AI仍無法取代「位格者」。

 

如何面對生命倫理的問題?人與人的問題?陳冠賢強調,牧事奉必須是位格者對位格者

  • news-details
  • 中華信義神學院院長陳冠賢,以「位格與共融」再思:AI浪潮中的教牧事奉主題。(圖/記者吳旻樺)

面對「數位新世界」的態度?

鄭立維身為創新零售集團New Retail董事,他開宗明義點出新技術的重大影響:Z世代是數位原住民,他們可以多工及超頻運作,生活已跟過去所認同的「專心」大相逕庭,思考型態並已朝向去區域性、國際化的認知模式

 

他鼓勵,企業與組織應更多採用先進技術、參與社會創新。

  • news-details
  • 創新零售集團New Retail董事長鄭立維,從「數位原住民Z世代」談未來趨勢。(圖/記者吳旻樺)

TXI Center台以投資合作中心創辦人林榮恩則直指,AI所帶來的信仰契機與危機

 

他引用《啟示錄》,從而提醒,當產生AI生化人時,甚至只要輸入DNA,就可以用3D列印技術將器官打印出來,或創造複製人…這一切,都是令人讚嘆AI的科技,但相對的,企業也開始爭論:AI會不會控制人類

 

面對數位新世界,該如何正確認識AI對職涯的影響、對信仰的影響?

 

林榮恩說明,AI只不過是接受特定目標並執行的程式,無法自行產生控制人類的目標,除非有心人士在AI程式中埋入控制人類的命令。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他的量帶通遍天下,他的言語傳到地極。神在其間為太陽安設帳幕;

—詩篇19:1-4節。

林榮恩解釋,如今,數位科技已達到如詩篇經節所描述,「穹蒼傳揚他的手段。他的言語傳到地極」然而,你我當如何讓新科技成為「引人歸主」的利器

  • news-details
  • TXI Center台以投資合作中心創辦人林榮恩,直指「AI對信仰的契機與危機」。(圖/記者吳旻樺)

當所有數位科技(Al物聯網、元宇宙、區塊、數位分身、自動化)無所不在時,數位世界的「新秩序」終將影響實體世界,控制數位世界將比控制實體世界簡單;「AI的答案」將左右全球大多數人的想法、取決於大數據及自我衍生的數據時,卻不一定正確

 

水(科技)能載舟,亦能覆舟

AI無法取代人與聖靈的互動所產生的影響,針對回覆信仰問題,若基督徒面對數位新世界的態度不積極,反而會容讓異端的說法充斥於前。

 

他強調,信仰與真理沒有模糊空間。所以,基督徒應有的行動乃是:在網路上爭取話語權,增加真理的光照、增加對的資訊與曝光度;當AI在左右人類的想法時,教會當能以正確的真理培養下一代的思辨力,以免信假為真

 

例如:區塊鏈、虛擬數位貨幣的規則,若能加入聖經禧年50年歸零的原則、引進神國原則,則能更加善用科技!

 

人類發明的科技皆有理論假設與邏輯缺陷,而這些缺陷可能成為有心人完成特殊企圖的利器。但若將神國原則注人數位科技,將可彌補這些邏輯缺陷。

  • news-details
  • 左:中華福音神學院副院長陳志宏老師。右:黃國瑞牧師曾於美國慕主先鋒教會任牧職,也是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的電腦博士。(圖/記者吳旻樺)

黃國瑞牧師回應,以賽亞11章中說「敬畏的靈」,智慧的靈是從神來的,人類因此才能真實的去愛人。屬神的兒女當存「敬畏神的心」,才能善用工具、發揮良善力量,自己也得以進入真實生命的盼望裡。

 

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他必以敬畏耶和華為樂;行審判不憑眼見,斷是非也不憑耳聞;(以賽亞11:2-3)

 

中華福音神學院副院長陳志宏老師受訪時也點出,AI的確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使用者背後的動機、存心,才是一切的關鍵!

  • news-details
  • 2023禧年聖經經濟倫理研討會現場,會議圓滿結束。(圖/記者吳旻樺)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