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23日宣布將猴痘(monkeypox)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圖/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推特影片截圖)

猴痘疫情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23日宣布將猴痘(monkeypox)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是世衛有史以來第7度作此宣布,也是首次世衛負責人在專家委員會意見分歧下,自行決定發布最高層級公衛警報首例。

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3日在日內瓦召集專家,再次根據國際衛生條例(IHR)召開緊急委員會議,據報導,專家委員會中共有9名成員投票贊成將猴痘疫情列為PHEIC,另有6人表態反對。

 

會後,譚德塞於記者會表示:「猴痘正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我們對其傳播方式知之甚少,疫情符合國際衛生規範標準,基於以上理由,我決定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儘管世衛已介入防疫,但在國際交通尚不繁忙下,疫情仍持續進一步傳播,感到其明顯風險。而若被定調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代表公共衛生發生嚴重、突然、不尋常、意外等事件,且影響範圍超出國界,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

 

譚德塞說:「除了歐洲地區以外,猴痘在全球及所有地區構成中度風險。」而歐洲地區正面臨高風險。目前,有75個國家通報猴痘病例,共1萬6000多例,疫情迄今造成5死。

  • news-details
  • 猴痘疫情於23日緊急會議後,被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為世衛有史以來第7度作此宣布;前6次分別為2009年H1N1新型流感、2014年西非伊波拉病毒(Ebola)、2014年小兒麻痺症、2015到2016年茲卡病毒(Zika)、2019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病毒,以及2020年COVID-19。(圖/世衛官網截圖)

台灣猴痘疫情現況,已列出53國為旅遊「第二級警示(Alert)」

截至23日,台灣猴痘病例已通報11例,9例排除、2例確診,而此2例為境外移入,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1例已解隔出院,1例尚住院治療中。

 

另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已在7月25日前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53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53個國家包括:

 

歐洲區域(32國):英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瑞士、愛爾蘭、以色列、奧地利、丹麥、瑞典、波蘭、匈牙利、斯洛維尼亞、捷克、羅馬尼亞、芬蘭、挪威、冰島、希臘、拉脫維亞、馬爾他、喬治亞、盧森堡、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共和國、英屬直布羅陀、保加利亞

美洲區域(9國):美國、加拿大、智利、秘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厄瓜多、哥倫比亞。

非洲區域(8國):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迦納、喀麥隆、貝南、剛果共和國、南非。

東地中海區域(1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西太平洋區域(1國):澳洲。

亞洲區域(2國):土耳其(國土橫跨歐洲)、新加坡。

 

疾管署表示,旅遊疫情升第二級的國家,當地可能已具社區傳播風險,國人若前往,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而若返國入境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全球75個國家通報猴痘病例,共1萬6000多例,疫情迄今造成5死,其中以歐美最嚴峻,累計病例前五名分別為西班牙、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而目前大多數猴痘病例是男性,且多發生在城市地區自稱為同性戀、雙性戀和其他男男性行為者 (MSM) 中。

 

西非和中非國家的病例數也顯著增加,與歐美觀察到的人口統計情況相比,狀況不同,病例中有更多的婦女和兒童。

 

猴痘感染途徑、症狀、防範一次看

猴痘病毒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而其「人傳人」途徑,主要是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潛伏期約5-21天,通常為6-13天,飛沫傳播需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較容易發生。

 

猴痘症狀與天花相似,但病情較輕微;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1至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如丘疹、水泡、膿疱等,通常自臉部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

 

猴痘預防方法與COVID-19相仿,例如:勤洗手、攜帶酒精消毒及戴口罩,傳播對象較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有親密接觸;而若前往流行地區時,應另外注意:避免接觸囓齒動物、靈長類動物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方可食用

 

前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研究所張南驥教授曾指出,目前沒有針對猴痘的特定疫苗,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天花疫苗可提供八成五的保護力來防範猴痘;台灣指揮中心也表示,台灣於1945年就推動過接種天花疫苗,1955年已無天花流行,所以1979年即停止接種;45歲以上民眾可能都施打過。

 

他進一步提到,台灣部分45歲以上民眾或許因施打過天花疫苗,不會染上猴痘,不過45歲以下的人仍有罹患天花、猴痘的風險,只是不同於天花的致命性,猴痘雖不致命,仍會在身上(尤其是臉上)留下坑坑疤疤的痕跡,「啟示錄提到瘟疫,所有的瘟疫和疾病,它的流行性會一波比一波厲害...。真的要警醒。」

  • news-details
  • (圖片來源:疾管署)
  • news-details
  • (圖片來源:疾管署)

 

(資料來源:WHO衛生福利部衛生管制署CBN基督教今日報

 

相關報導》

猴痘擴至亞洲!新加坡首例,台灣今明擬列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免疫專家張南驥解密瘟疫》打三劑疫苗仍染疫死亡?猴痘與天花有關?

代禱 》猴痘在歐美地區爆發,全球達近百病例 衛生署籲醫界提高警覺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