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東石鄉沿岸的魚塭場景。      (照片提供/愛鄰東石辦事處)

台灣沿海地區養殖業盛行,超抽地下水是造成地層下陷的重要因素,不僅容易動搖地上建築物地基,更影響當地水文,破壞生態環境。現在嚴重地層下陷區的土地面積已經超過1000平方公里,約為台北市的五倍大,並且持續下陷中,這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國土搶救工作,正迎面對峙。

國土復育 全球氣候變遷下尋找的答案

下陷的地層造成淹水狀況。      (照片提供/愛鄰東石辦事處)

臨海的嘉義縣東石鄉,靠海生活,以漁塭養殖業為生,當地的蚵仔產量佔全台近二分之一,卻因著養殖業超量抽取地下水,使得部分地區平均一年下陷5公分。2006年,國際水利環境學院游進裕博士所帶領的團隊受政府委託,在這塊看似沒有產業競爭力的土地上,著手進行國土復育工作。

規劃開始之初,游進裕博士透過《聖經》詩篇107章33-37節所得到的啟示及靈感,進而應用在規劃案內容,但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獲得重視;直到2008年暑假颱風接續襲台,這個規劃案才開始受到政府重視,緊接著在金融海嘯後的振興經濟方案中,開始著手進行,執行範圍涵蓋嘉義雲林等沿海地帶,稱為「示範計畫」。

「上帝已經在這塊土地上完成第一階段的工作,第二階段已經啟動,更需要我們禱告與回應上帝的心意。」愛鄰東石辦事處執行顧問林碧亮博士表示,第一階段是操練階段,我們需要學習去看見這時代的需要,因為國土復育是全球氣候變遷下需要尋找的一個答案,而東石鄉的經驗有可能找出這個答案,並成為一個範例。

因著東石國土復育的經驗,讓向來在氣候變遷議題上領先的荷蘭,也注意到台灣在進行的這項工作。

重回《聖經》法則 奪回土地治理權

站立者為游進裕博士。      (照片提供/愛鄰東石辦事處)

面對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等不可抗力的問題,協助策略執行確有果效,但若回歸源頭,會發現土地的病況往往是人為因素所造成,因此無法單靠自然生態方案就能解決,必須伴隨人心的改變。

事實上,《聖經》的教導與國土復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林碧亮表示,《聖經》創世記中提到管理、治理的能力(創1:26~28),這是上帝造人的目的,給人類土地管理的權柄,我們就必須用信心宣告,善用神所賜的專業能力及恩賜,進入神的心意中,並透過禱告,相信在萬有的神手中,會有事情發生。

東石在地的漁塭養殖者柯德義,自學研發生態養殖方式,不抽地下水,而在水面上種植空心菜吸收水中氨氮,同時具有淨化水質的功能。多年豐富的養殖經歷,讓他明白一天當中哪個時段餵食魚最好,為消費者把關最健康的魚肉品質。

因著在地自然養殖業者成功案例,不僅成為學術界研究及學習對象,也回應上帝創造自然界的循環法則。

經歷《聖經》禧年 見證物產豐收

村民將冬瓜及桂園做成冬桂香酥。      (照片提供/愛鄰東石辦事處)

2011年是台灣100年,全球各國面臨氣候變遷嚴峻的考驗,但台灣卻經歷到《聖經》禧年從神而來的保守及祝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滿載而歸的蚵仔產量是幾十年來最好的一年,當地種植的冬瓜及桂圓盛產超乎所想,實質豐收讓東石在地人感受深刻。

愛鄰東石辦事處主任葉俊毅表示,上帝在民國百年讓台灣有豐收的應許,愛鄰也成為當地農業、養殖業及社區之間橋樑,協助在地產業連結,提供農產品銷售,增進在地收入。

國土復育是一場漫長而沒有時間表的工作,我們必須學習用上帝永恆的眼光及《聖經》的法則,管理神所賜的家園,以致看見台灣在上帝的手中被全然翻轉。

東石鄉愛鄰社紀錄片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