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潘霍華透過《牧養是場冒險》一書,找到那個「最有力」的牧養道路。

潘霍華透過《牧養是場冒險》一書,找到那個「最有力」的牧養道路。 (圖片來源/校園書房出版社)

教會是愛的團契

教會是為了讓人悔罪,施行靈性關顧而誕生,是為了成就愛的團契,為了主內肢體交通、連絡、分享幫助而誕生。作者潘霍華指出,醫治的首要核心是對付罪,而非肉體或心靈病痛的除去。教會是讓罪人經歷具體悔罪與懺悔,帶來靈性自由與生活方向改變的地方;教會是讓人更加誠實面對上帝與自己的地方,不是為了成就自我的地方。

律法與福音不可偏廢

潘霍華極力連結福音與律法,認為兩者皆為上帝的道,不可偏廢。律法是為了約束人的罪,使人知罪,使人對自己的罪徹底感到無助,從而來到上帝面前向神求助;福音則是讓人得到勝過罪的能力,領受福音之人並不代表從此不再犯罪。

律法時時提醒我們的不足與軟弱,只是我們已經得到勝過試探與罪的秘訣:我們可以來到神的面前對付這些罪。人既是完全的義人,也是完全的罪人;人得著了完全的恩典,但也仍應該隨時提防落入罪的試探中。人得著恩典不代表不再犯罪,更不是可以任意的犯罪,律法是警醒我們的尺規,恩典令我們不致絕望而能擁有盼望。

靈性關顧,而非靈信引導

潘霍華反對以教牧為中心的靈性引導,在人人皆祭司的原則下,牧養者與被牧養者其實是平等的,牧養者其實也被被牧養者牧養與關顧,這是平等的交流,在神的關顧之下,人在彼此關顧與交流中成長。牧養者不可以有高人一等的指導性格,也同樣不能讓被牧養者依賴。靈性關顧的核心在上帝,無論牧養或被牧養都要來到上帝面前,讓上帝親自做工,將罪拆毀。

靈性關顧是上帝親自作為,我們必須倚靠上帝的扶持與安慰,而非倚靠人的智慧。靈性關顧讓軟弱者私下傾吐尋找幫助,有些事情並不能只透過公開講道就能處理解決。牧者當為其保密,並將受傷痛悔之人引領到三一神面前來,得著真正的釋放。

深度的靈性關顧

深度的靈性關顧是非常耗費時間,且牧養者與被牧養者必須建立深刻的內在連結,才能真正了解受幫助者的軟弱,讓神介入,而不是以自己的價值信念或好惡來判斷。深度的靈性關顧要能夠陪伴、關懷、探訪、宣講、代禱與除罪。牧養人要對罪有清楚的認識,對接觸人有正確的方法,不是以控告或責罵來對付罪人,而是透過靈性關顧幫助人的罪得釋放。

靈性關顧是出於愛的承擔,關心憂傷痛悔之人的生命是否能夠得著上帝的恩典,不是為了業績或者彰顯自己的能力。靈性關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在耶穌基督裡得自由、得釋放、得造就。深度的靈性關顧必然建立在規律的靈性生活上,有紀律的面對日常生活,自我操練、讀經禱告、深入反思。靈性關顧不是理論與說教,而是一連串的生活實踐。

今日的挑戰:速成與業績主義

今天的教會,該如何在人數增長與靈性關顧中取得平衡,非常挑戰每一個牧者與同工。當整體教會更看重對未信主之人傳福音,在信徒造就更重視福音廣傳與領人信主而非生命造就的時候,試探與破口就從此發生。

許多人被領進教會卻無法得到進一步的牧養與靈性關顧,最後又離開教會,回到罪的懷抱中,絕非是人的剛硬不信而已,更和教會無力進行深度靈性關顧的牧養有關。貌似被聖經與聚會充滿,卻仍然活在老我罪中,遵守世俗的價值觀者比比皆是。

教會增長固然正確,然而深度的靈性關顧,弟兄姊妹的靈性需求也不能因此而偏廢。靈性關顧在這個追求速成與消費主義的時代格外重要,成熟的信仰生命不可能靠著簡化的幾個律或步驟速成,必須在每日的生活中操練,在對付罪與悔罪中成熟茁壯,方能成為執行領人來到神面前悔罪的靈性關顧任務的祭司。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