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印尼穆斯林飄洋過海到台灣工作,脫離了家鄉「向穆斯林傳福音」是非法行為的限制,在你我身邊,有認識福音、進入教會的機會,只要我們用「接納」開始這個契機。(圖/shutterstock)

「台灣愛穆小組」異象,在幫助基督徒對穆斯林有「從零到一的認識」,用多元、輕鬆、創意的方式,循循善導弟兄姊妹認識世上最大的未得之民群體(19億)。29日,在線舉辦「台灣印尼事工」對談,邀請到五位資深同工分享,吸引近百位聽眾在線聆聽。原來,印尼朋友這麼可愛、離我們這麼近,而且是神所送來的大禮!

在台印尼人除了最常見的看護外,也有外配、新住民、學生和漁工,他們的主要信仰為伊斯蘭教,背景多來自爪哇島,文化上十分看重「關係」。

 

與談人Esther 開場禱告:「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將27萬印尼穆斯林朋友帶到台灣,感謝祢,把負擔放在我們心中。」

 

線上座談會由「愛穆小組」的哈博士主持,以四大問題邀請五位來賓輪流分享,其中一位來賓為印尼籍在台宣教士月寧,過去也曾當過看護,因基督徒雇主而認識耶穌,20128月受差派到台灣,是美好的果子;對談過程中,線上聽眾不斷地透過聊天欄回應、發問,討論熱烈。

 

問題一:要傳福音給印尼人,切入點是什麼?

1. 良好的關係

台中市國際關懷印尼協會Esther分享:「印尼朋友通常態度都很正面,有禮貌、熱情也認真工作,可以大方地用簡單的華語關心她們。」

 

高雄印尼事工團隊Susan則認為,「接納」是第一步,中印文化差異加上看護主要服事老弱,台灣人習慣上不會主動親近。若我們看到他們就打個招呼,熟一點就多講幾句話,對方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就容易再進一步發展關係。

 

2. 舊約故事

在「工業福音團契」(簡稱:工福)服事「漁工和監獄男性」的張仁愛傳道,則是以實際物資資助、釋出善意。他提到:「穆斯林通常可以接受聖經舊約故事,所以我都會邊講舊約,邊放入新約信息。」也強調等候神的時間很重要,曾有多次拒絕他的朋友,突然就主動地來攀談,不久便信了主。

穆斯林可以接受聖經舊約故事,基督徒可以傳講舊約、放入新約信息,給予福音的種子。(圖/shutterstock)

問題二:印尼事工主要的困難點是什麼?

1. 建立關係,要花時間真誠地關懷

事工對象為看護的Esther,認為在台接觸印尼人的主要挑戰,是如何「花時間和耐心去建立關係」。教對方華語是很好的方式,通常也會被接受,因為對外國人來說,分辨華語的四聲並不容易,「糖」會說成「燙」,這些小地方,都是可以和她們多說話的機會。

 

2. 文化的高牆

「印尼籍在台宣教士」月寧介紹她主要遇到的困難是:印尼女性的家庭地位較低微,容易被箝制,即使不排斥福音,但若先生的立場不同,通常就會退縮,需要更多的陪伴和鼓勵。

 

高雄印尼事工團隊的Susan則分享,過去向眾教會推動印尼事工的不易之處,在於牧者多半認為有「語言障礙」。但她認為:「實際上,看護事工沒有太多語言的障礙,因為看護都要學華語,所以表達接納、釋出善意,只要說華語即可;深談的確需要說印尼語,但是教會可以善用資源配搭。」並表示高雄印尼事工團隊有印尼老師可以同工協談。

 

Susan語重心長指出,教會最大的障礙是「把事工想得太難」,自認沒有訓練就不能進行,但她說:「只要接納對方、用心關懷,帶進教會圈後,接下來的工作就很容易。」也鼓勵基督徒,在教會裡友善對待陪伴長輩的印尼看護,有友誼關係後,當她們有難處,就可以詢問「能否奉耶穌基督的名為妳禱告?」對方可以理解這是祝福,也是教會中很自然的事情。

 

3. 不要灰心,持續行善,神會工作

穆斯林信耶穌的確不容易,但張仁愛傳道鼓勵大家:不用過度擔心、不要因為看不見一時的果效而灰心,他舉例曾有個基督徒雇主,一直想帶看護到教會,但對方都明白地拒絕;沒想到一天她自己主動和雇主前來,原來是先生在家鄉另娶了太太,她突然很想改信耶穌,不久後也受洗了。

 

還有一位在監獄信主的弟兄,公開見證過去為了拿物資,都是假裝要聽福音,但是有一天,上帝親自感動他,就信了主。對方說:「真的不是因為你告訴了我甚麼,而是上帝感動我,讓我明白要信耶穌。」張傳道表示,神揀選他們,就會親自工作,重要的是,服事者有沒有忠心?隨時預備?按時分糧?

 

問題三:台灣應該蓋清真寺嗎?

台灣近年因新南向政策,移工、觀光客增加,出現許多清真餐廳或是穆斯林友善的旅館、祈禱室,有些基督徒因此很緊張,擔心台灣會不會被穆斯林文化影響?移工會不會有一天變成恐怖份子,攻擊台灣?哈博士邀請與談者,分享對此的看法。

 

1. 從文化角度同理

Esther認為,華人到異文化環境,也會建立中國城、廟宇和宗親會,這是很自然的行為;穆斯林蓋清真寺也是如此,來崇拜的人不一定真的知道信仰意義,但跟著文化,遵守了就安心,也是辛苦工作之餘的喘息方式。若我們可以理解,坦然接納他們的文化習慣,能幫助對方更適應台灣的生活,反而減少出問題的機率。

 

對此Susan十分認同,並表示印尼人通常對信仰很認真,如美麗的東港清真寺,是當地漁工募捐蓋成的。她也舉例,看護工常會詢問雇主「是否可以在飯前淨身、參拜?」,當基督徒不拒絕他們的需求,讓他們體會到接納和愛,就接著有機會可以進一步分享基督信仰,讓對方知道我們所信的有甚麼不一樣。

 

2. 「美食」是很好的台印交集

Susan說:「我們藉著吃打交道、作朋友,高雄火車站前的南華路,有密集的印尼商店、小吃店,都是可以認識他們的地方。」並肯定工福多年出版的印尼版蒲公英《心靈之光》,是移工圈容易接受的福音刊物,內容除了福音見證外還有食譜,很容易藉此和移工打開話題。

 

3. 上帝會轉化使用「恐怖行為」

張仁愛傳道分享,穆斯林有一種傳教的方式是「結婚」,有些恐怖份子也會如此,強迫配偶一定要信伊斯蘭,有些穆斯林看到這樣的逼迫,反而轉信耶穌。

 

1998年,華人基督教在印尼受到逼迫,一位基督徒姊妹和穆斯林女性,同行在路上遇見暴徒,對方想強暴她們;此時基督徒告訴暴徒,身旁的女性是穆斯林,所以甘願自己受害,也不願意對方受害,為此,這位穆斯林女性後來轉信耶穌,並見證:「基督教的神,才是真的上帝。」

 

張傳道感慨地說,從另一個角度這是一個好消息,逼迫常會帶來警戒,綜觀基督教歷史,也常在逼迫中更大地發展。

 

4. 以善勝惡,在愛裡沒有懼怕

「台北靈糧堂國際部印尼語區」禤(ㄒㄩㄢ)美恩牧師分享,有些基督徒雇主,害怕家中的移工每天的禮拜,感到那好像是黑暗權勢在壓制自己,對此,禤美恩牧師表示很能理解,但背後的可能原因應該是「文化上的陌生」。

 

禤美恩牧師鼓勵大家,身為神的兒女,最重要的是不從「恐懼」來回應;要爭戰的不是對方的行為,而是背後的靈,而基督徒最大的武器是愛,在愛裡沒有懼怕。信仰儀式對很多穆斯林而言,是「被要求的」,其實是出於恐懼,覺得不做,就有禍了。如果基督徒也用恐懼去面對,就無法打贏這場仗。

穆斯林的信仰通常十分虔誠,若基督徒用「愛與接納」回應對方的禮拜需求,往往更能取得信任與分享耶穌基督的機會;而「美食」也是和移工朋友們很好的交集點,清真餐廳或移工商店都是認識他們的好地方。(圖/shutterstock)

 問題四:台灣還有90%的人還沒信耶穌,為何跑去關心印尼人?

 1. 從家門口開始跨文化,才能進一步實踐海外宣教。

Esther說:「有宣教的負擔,疫情下不能出國,不如就先在台灣學習跨文化,從關心鄰舍開始。」

 

2. 影響力有多面向

月寧則說:「福音本來就不是給某一個種人而已,關心印尼人,也同時可以關心她們照顧的長輩,影響力不限於單一面向的。」

 

3. 印尼是台灣外籍人士的最大宗

Susan指出,印尼人是在台外籍人士中最大的族群,也深深感到這群印尼人,是神為著讓台灣人學習跨文化宣教而送來台灣的。為什麼要關心他們?因為基督的愛就是如此。

 

4. 在台灣傳福音給印尼穆斯林,機會得天獨厚

張仁愛傳道進一步回應:「伊斯蘭教因恐怖行動成為全世界關心的對象,很多人是很支持和肯定在台印尼事工的。」因為在印尼向穆斯林傳福音,是非法也有危險的,但在台灣很自由。他說:「我到美國印尼教會分享事工,他們都很感動,看見台灣有這樣好的機會,能向印尼穆斯林傳福音,是很得天獨厚的。」

 

5. 是自我挑戰,也出於同理心

禤美恩牧師則坦承,教會牧養做久了,很容易待在舒適圈中,需要一直跨出去、回應大使命;而回到問題本身,我們不應該用「比較的心理」去對待人,反而要常常用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如果未信主的家人在國外,我是不是會很希望,有當地人向他傳福音呢?」

本次愛穆小組在線舉辦的「台灣印尼事工」對談,吸引了近百位聽眾在線聆聽,過程中,線上聽眾也不斷地透過聊天欄回應、發問,討論熱烈。。(圖/shutterstock、線上聚會畫面部分截圖)

在台印尼事工資深負責人:歡迎教會協力推展!

1. Susan,高雄印尼事工團隊(KIMT)負責人

KIMT高雄印尼事工團隊,是一個跨國、跨宗派的宣教夥伴團體,同時身為高雄「華宣盟」、「高福盟」及「高雄合一牧者禱告會」宣教部的一員。在高雄、台南和屏東地區,和夥伴教會一起合作、服事印尼移工、新住民和留學生,向他們傳福音,也在印尼台灣之間推動雙向宣教。

 

2. Esther,台中市國際關懷印尼協會(GICA)負責人

GICA20163月成立,由在台印尼人及台灣人共同組成。主要工作是關懷在台印尼朋友、促進文化交流,如座談會、長輩和印尼看護能共同參與的活動,衛生與安全保健講座,並前往家庭和醫院探視,期待印尼移工在台生活體會親善和諧,在多元的社會環境中被接納。

 

3. 禤(ㄒㄩㄢ)美恩牧師,台北靈糧堂國際部印尼語區主責牧師,印尼華僑

在台就讀神學院,畢業後就在台北靈糧堂服事印尼族群,至今已超過十年。負責牧養,族群包括移工和新住民朋友的家庭,也主責外展事工「台灣愛鄰協會印尼關懷中心」,為教會弟兄姊妹一同服事印尼族群的典範

 

4. 張仁愛傳道,印尼來台的宣教士,委身工業福音團契(簡稱:工福)

印尼人,自來台念書至今服事已二十多年,在台灣深耕印尼事工。事工從收容所開始接觸,後經雇主認識外勞,並越來越專注在監獄事工,較多接觸漁工或監獄中的印尼男性。心靈之光》如印尼語版的《蒲公英》,是與移工打開話題的美好媒介,歡迎索取。

傳道書4:12說,「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眾教會連絡得合式,將更貼近神的心意,也將使事工更大地展開來。(圖/shutterstock)

 

精選要聞》

天父聲聲呼喚,終放下優渥收入全職事奉 以「銅板的信心」興起破碎青年成為世代領袖

十災擊敗埃及眾假神、紅海曠野掌管大自然律 出埃及記譜成歡慶凱歌—《耶和華比萬神都大》

2021為國禱告 | 為萬華、雙北疫情禱告會》萬人「禱告大軍」同心站在破口,渴求瘟疫止息

 

在今日報的感動,想讓您知道》點此奉獻

 

 

立刻加入今日報LINE,熱門文章一次看》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