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家庭是關係的核心、成全的系統」,天人岩屋負責人黃天人的「家庭教會」理念為:做簡單、做小、做深,如此才能進入家庭、深化信仰。

黃天人在體驗教育中設計遊戲,在遊戲中培養孩子擁有禮貌、吃苦、愛心與團隊精神。

黃天人在體驗教育中設計遊戲,在遊戲中培養孩子擁有禮貌、吃苦、愛心與團隊精神。 (照片提供/黃天人牧師)

致力培養孩子長大懂得「給出去」的能力,學習耶穌「道成肉身」的樣式,黃天人為青少年量身訂做適合的教育生活,採取「彈性牧養」,不受制於時間、空間;更重要的是,大家回復到初代教會使徒時代的牧養模式,與窮人一起吃飯,包括未信者也是如此行。 黃天人以3根柱子信念,設法將福音深入青少年家中:

1. 以家為首:恢復親子關係,並使父母的心轉向兒女。

2. 訓練吃苦:在體驗教育中設計遊戲,在遊戲中培養孩子擁有禮貌、吃苦、愛心與團隊精神。

3. 幫助別人:錢在哪裡,心就在那裡,引領孩子參與1919等活動,必要時親自出動、救人救災。

「教會的異象是,活出大誡命與大使命的信仰影響力。」黃天人以上帝在創世記中所教導的「生態神學」作為核心策略,訂出「天人岩屋」年度目標及計畫,並參考執行成果評估而做調整;並以棒球場上四壘的概念,說明門訓青少年的4目標。

一壘的主題是「生命」,提供「好玩(Funs)」的環境和活動來訓練孩子,這就像是釣魚的「釣餌」,能吸引青少年歡喜參與;二壘的主題是「生活」,要結交好「朋友(Friends)」,因青少年情願為朋友吃苦、順服,這彷如「魚鈎」。 三壘是「召命」,發展群體與文化多樣性,培養青少年愛心服務的「信念(Faith)」,訓練他們當志工,更多走出去;本壘是「使命」,包含管理「家庭(Family) 」,發展出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能力,使「全家歸主」。

以外展為主軸 門訓青少年、活出公益生活 志工們信主比例高

教會若能更多走出圍牆外接觸人群、深入愛鄰舍,在社會上自然能發揮更大影響力。

教會若能更多走出圍牆外接觸人群、深入愛鄰舍,在社會上自然能發揮更大影響力。 (照片提供/黃天人牧師)

因深知任何社會服務領域均需募款,為實踐青少年事工的呼召,黃天人2003年自「社區營造」轉型作「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須具備3條件:1)經濟自給自足;2)產品對社會是正向的;3)盈餘要回饋社會弱勢,幫助社會活出公益精神。

採取外展導向推展教會事工的黃天人認為,較理想的作法是「先愛鄰舍」,與他們成為朋友關係,如此必有更多未信者得以被造就成為門徒。反之,教會若只重視內展,普遍信徒週六、日就會被佔滿,導致在圍牆外沒有社交,容易與社會脫節,致使信主愈久、愈沒有非基督徒朋友,在社會上失去影響力。

黃天人進一步指出,教會在「接觸社區、愛鄰舍」及「成為土地萬物好管家」這兩個層面仍做得不夠;若教會能更多走出去接觸人群、深入愛鄰舍,贏得好名聲,在社會上自然能發揮更大影響力。

他也認為,台灣150年來在環保領域投入太少,以致當前約300萬名關懷環保的志工靈魂,拱手讓給其他宗教團體,對方甚至打出「天天愛鄰舍、人人帶門徒」的理念,但這是出自聖經的教導。

1995-2003年期間,黃天人先發展青少年志工隊,2004-2010年開始發展海外志工,帶領青少年到泰北服務阿卡族,並與當地台灣牧師合作,短宣成員是基督徒與未信者各半,自掏腰包的志工們,都信了耶穌回到台灣。

黃天人採取「簡單、可操作、可重複」的作法,每年暑假吸引至少80%以上的未信青少年與家庭,付錢參加營隊。

「先發展他們的召命,再培養使命。」先發展每個人的生命特質,並激勵孩子們出去當志工,「並非要愛神到某個程度才配得領袖資格」,因有了禾場與戰場,他們就願意留下,繼續被培植成真正的領袖。

此外,因明白對青少年而言,「同儕」的影響力很大,大家一起吃喝玩樂,革命感情會很深;為連結並增進彼此關係,天人岩屋在Line成立「天團」、臉書成立「野孩子園地」。

所有設計為帶出「生生不息影響力」 把野外當門訓場所

事實上,黃天人在乎的是,所有設計的遊戲或體驗,是否可帶出生生不息的影響力?因此舉凡「不好玩,不能重複,不能接觸全家人」的方式,黃天人就放棄。

「2003年到內灣後,開始發展5項戰技,這就是我們的門徒訓練」。他用孩子懂的語言,以「體驗、行動」來落實品格教導,每年如此循環;其中生態神學已實踐操作20年,5項戰技發展至今已逾12個年頭。

光就今年,暑假開辦的農村體驗共有7梯次、野外求生營4梯次,孩子們在重複回來參加營隊的過程中,累積更好、更多的品格能力,並於返校後帶出影響力,進而邀請更多同學前來參加,大家常搶著回到「天人岩屋」。

「神造的是上好的,人造的是次好的。」因此黃天人盡己所能使用「野外」當作門訓場所,此類模式也需要特別學習、培養及操練相關技能。

今年10月,黃天人帶領孩子們協助「新竹靈糧堂」開辦綠光種子路跑活動,計畫募款一百萬供弱勢孩子課輔之用;他並邀請傳道人全家免費到「天人岩屋」休假,「吃喝玩樂包吃苦」,還建議教會發展運動型事工,以吸引更多「弟兄」進入服事。

這些受過訓的年輕志工,只要接獲各地救災需求,即可立即前往救災,然而,這一切事工的最終目標,是盼望「在3至10年得著一個家庭!」天人岩屋藉著每10名志工基督徒,去影響50名非基督徒的策略,「藉此門徒帶不完」!

【看更多門徒訓練秘訣,歡迎加入今日報Line生活圈】

● ID:@IOB5227J
● 手機直接點入加入:(點我)
● 行動條碼:

Line@行動條碼掃描。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