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當摯愛親人用「激烈手段」告別世界,不論逝世者生前身分地位為何,都將帶給周遭親友無比遺憾與傷痛。而面對憾事,探問為何發生?自問是否做得不足?抑或在心碎難過的同時,興起「隨逝世者而去」的念頭,這些為人之常情的反應。

 

針對上述情境,以及當憾事發生後,該如何在緬懷逝者時也不忘照顧自己,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力源提醒,單靠個人推測、拼湊多方訊息後做出論斷,對輕生者來說都是不公平的之舉。而對於逝者親友來說,允許哭泣、哀痛等情緒的顯露,將是必要的;當情緒能被釋放,難過與陰霾才能隨之逐漸平息。

 

「每個人都該認知到,不論輕生者為何人,也不論你是否能認同他所做的舉動,要相信對所有人來說,做出決定的當下,他都已盡其所能而為之。」

 

此外,若要降低憾事再度發生的頻率,從生理、心理到社會網絡的關顧,能由以下事情開始做起……

自殺風險較高的8大族群

減低輕生事件,可從提高對身邊親友的敏銳度做起。陳力源以精神醫學角度,目前歸類出下列8類族群,較容易有自殺意念或行為:

 

  1. 已知患有精神疾病,有固定就醫者。
  2. 身懷會讓自己身感困擾的嚴重疾病。病況未必是刻板印象中的癌症、中風……等,會讓生理嚴重損害的病種,而是只要主觀上會帶來嚴重痛苦與不便,即符合標準。
  3. 藥癮、酒癮個案,不當物質濫用,將增強輕生可能性。
  4. 過去曾嘗試自殺的個案。
  5. 有家族自殺史,家族中有人輕生離世者。
  6. 童年曾遭虐待、忽略、性侵等創傷經驗者。
  7. 社會支持薄弱者,例如離婚、單身、鰥寡孤獨者。(此項為統計後結果,並無歧視意圖)
  8. 無業或退休,社會角色失落者。

  • news-details
  • 童年曾受虐者,長大後將成為自殺高風險族群。(圖 / shutterstock)

自殺意念展現,求救訊號不漏接

其次,對於身邊親友,或已知有較高輕生風險的族群,出現以下行動時,則應多加關懷與留意:

 

  1. 突然購買木炭、農藥...等可能導致輕生的不尋常用品。為降低憾事發生機率,近年來政府也對購買相關物品做出一定程度限制。
  2. 以行動展現告別世界的意圖。例如,撰寫遺書;口頭交代身後事;將重要事物託付他人;有意無意間表示自己的存在麻煩大家;長期生病,一直需要他人探望肯定很困擾大家吧……,等類似情境。
  3. 異常情緒反應。例如,原先很愛抱怨者,突然變得極度樂觀;原先很開朗,變得異常冷靜。同時提醒,並非稍有風吹草動就要視為輕生意圖的展現。「異常」的基準是,一個人在於和平常比較後,出現大幅異於尋常表現,才是警訊所在。也因此,若是突然的反差,有些家屬會以為是個案情況有所進展,但對此陳力源叮嚀,「進步太快未必是好事,請在此時更多留心觀察。」

 

「自殺預防」注意事項

「當輕生的憾事仍舊發生,『自殺預防』的倡導固然重要,但對深受震撼的家人們來說,『預防』二字對家屬而言,卻是難以承受之重。」

  • news-details
  • 敏銳於可能代表自殺意念的訊號,就有機會避免憾事發生。(圖 / shutterstock)

以目前研究來看,對於「死亡」這件事,除周遭親友一定會產生悲傷難過外,下述原因還會有各自特異的表現:

 

  1. 意外死亡:因事件發生純屬意料之外,親人對此可能會有震驚、失去現實感的反應。
  2. 暴力死亡:想到逝者生前遭受的待遇與痛苦,視事件細節,親人可能會有憤怒或恐懼反應。
  3. 自殺死亡:對於逝者選擇自我了結感到困惑、不解,想找答案為逝者擺脫自殺可能造成的汙名化,也想為心頭疑惑找出解答。

 

陳力源表示,因著人們對於接收到周遭親友自殺身亡後會有的反應,進一步要談到「自殺預防」時,將有更多當留心之處。

 

當我們曾竭力守護的人依舊選擇離開,家人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會不斷探問為什麼,想要求一個讓自己過得去的答案。此時,對自殺者遺族而言,「預防」的概念就產生框架,讓人覺得這是可以做,也應該要做到的部分。

 

為關心自殺者遺族,事發後人們多會選擇花更多時間陪伴在其身旁。若聽到一連串疑問後,僅依照慣性行事,過快給出建議,這時恐怕反而使家屬落入「你回答我了,那就代表你也怪我沒有做好照顧的工作?是不是我多做一些,結果就會不一樣?」如此,將使人無法走出悲傷,不斷在自責中打轉。

 

避免過度建議,可不疾不徐陪伴

「為什麼某人會選擇輕生?這將是個沒有解答的問題。」陳力源說,聆聽逝者家屬表現的情緒,不要急著給建議,在哀悼過程中,可慢慢引導對方去同理逝者做出的決定。「知道他離開前,曾經很痛苦、但也很努力堅持過了,然而逝者還是做出了他的選擇。不論是否認同他的作為,卻也知道離開前,他已盡力為之。」

  • news-details
  • 陳力源提醒,陪伴遺族走過哀悼的過程,可慢慢引導對方明白,「知道輕生者曾經在痛苦中,仍付出許多努力與堅持」。(圖 / shutterstock)

同時,在陪伴中也應讓遺族們看見,「逝者做出了他的決定,我們也還是可以有自己的決定。不是跟著他的腳步離開,而是將他的美好點滴留在心中,好好繼續生活。若是真的想進一步追念,代其照顧逝者生前掛念的人事物,在他喜歡或擅長的領域上幫他發光,重新找到意義的存在,都是很好的方式。

 

然而,在進行上述引導時,仍應記住,「不要急著給予過度具體、過度有方向性的建議。慢慢來,等他們想談的時候再說就好。

 

陪伴自殺者遺族走過低潮,有時須很長時間,相處中也許會聽到他們說:「真是抱歉,我已經五、六次(可能更少或更多)重複講這件事情了,肯定是在拖累別人吧。」

 

因應此情緒反應,陳力源建議,陪伴者可練習向對方做出正向回饋,例如說:「我知道。即便是你已經講過很多次了,還是很謝謝你願意告訴我心裡最真實的感覺。我很謝謝你信任我、願意和我相處,讓我陪你走過這段時光。」

 

回饋時說的內容,可能並非日常對話會脫口而出的內容,但只要先預備好、多練習幾次,將能帶出良好功效,使遺族知道,自己仍是被信任與接納。

 

不應過度討論,並做好準備

當輕生事件發生在公眾人物身上,事件經常經由媒體傳播,詳盡且不斷播放。就此,陳力源回應,藉由近日精神科門診患者的反應可知,過度的細節報導,很容易會勾動相關族群的傷痛,也可能造成「模仿效應」出現。

 

面對精神疾患、有自殺意念的人時,關心方式並非直白詢問,有無因此想要輕生的計劃,而是透過再更多留心察覺的同時,藉由理解其思維,也能試著幫助對方在痛苦中找到意義,甚或轉換為有益養分。

 

若是因事件發生而受到「照顧不力」的指責,陳力源提醒,「去找能友善接納自己的親友。同時也做好準備,『提醒自己,對方能有他想要指責的理由,但我也有做出回應的權利。』回應包括,不見得要回答別人無理的謾罵、提問,也可以簡單的說個『謝謝關心』即可。心中對此有所思考及預備,就能減低輿論帶來的影響和壓力。」

 

精神醫療與軟性資源,張開防護網

陳力源指出,「面對輕生事件,表露哀傷情緒是應該被允許、接受的。」精神科醫師並不鼓勵人們在面對傷痛時,仍要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 news-details
  • 表露哀傷情緒,應是哀悼過程中被允許和接受的表現。完成了情緒釋放,才會有新的復原力產生。(圖 / shutterstock)

當相關事件對自己帶來過大觸動,出現:1)情緒低落、2)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3)食慾過度或減少、4)嗜睡或失眠、5)精神運動遲滯、6)易疲倦或失去活力、7)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8)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9)經常想到死亡。若有9大憂鬱症狀的其中5項,且持續兩週以上,則應留意。

 

此外,曾有過自殺意念、目睹或聽聞親友身故事件,因相關新聞而不斷在腦中閃回(flashback),頻次多到自己無法接受,或因此過度警覺、無法入睡,甚或有因而欲執行輕生計劃者,則建議一定要就醫尋求幫助和治療。

 

「心理健康的照顧體系,就像是一道光譜。」陳力源說明,就醫不單指前往精神科(身心科)就診,台灣目前還有心理諮商師、張老師、生命線1995協談輔導專線……等多樣軟性資源,可在民眾需要幫助時使用。

 

起初若對精神科感到排斥,可善用軟性心理健康資源,就是以正面應對內心感受,跨出了第一步,後續如有需要,既有諮商、協談管道,也能幫忙轉介。

 

陳力源提到,現行法令對於民眾的就醫資料,均有相當程度的保密措施,除非經過當事人授權同意,抑或因法律相關事件,透過正式法律書函才得調閱病歷。

 

若非經鑑定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職場雇主並不會得知員工有精神或心理疾患的就醫紀錄。而醫師們也都會力行保密原則,不會因家屬至診間口頭詢問,就輕易透露任何相關內容。

 

上述說明除了,期盼身懷心理或精神困擾的民眾能勇於求助。「就醫的真正意義,不是要得到一個診斷碼、貼上『精神病病人』的標籤。在呼籲大眾避免將相關病人汙名化的同時,也想對勇於求助的病人說:『很欣賞你們有勇於求助的勇氣!身為醫師,最關注的還是你們有什麼需要,醫療上能怎麼給予協助。』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