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南韓光州事件發生時,盧聲天年紀還小,就讀國小的他僅記得一個晚上,全斗煥宣佈戒嚴後,軍隊隨即進駐首爾,日後才得知死傷慘重,他回憶:「那時候(事件發生時)我們老百姓什麼都不知道,因為我們不積極參與...這是一個,我們滿難過的一個回憶。」
然而此次總統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時,盧聲天在4日凌晨12點即趕到國會大廈外,「我就待在那邊參與抗議行動到半夜3點30分。」並感動見證:「1979、1980年時百姓民主概念不夠,可是昨天,我看到我們社會的民主力量長大了。」
「我以身為一個韓國老百姓來感謝神,我很自豪,我很開心看到韓國民主的成熟,一個領袖的不夠,但社會成員們可以把它克服下來。」
盧聲天也懇求神,持續施恩憐憫韓國教會,「韓國百姓、我們基督徒禱告『神掌權』,我們好多不夠之處,可是我相信因著今年洛桑大會在韓國,韓國教會正甦醒、悔改當中,我們可以恢復福音的本質。」
相關閱讀》
南韓戒嚴危機》軍事專家廖天威:基督徒當以鄰為師、為政府守望禱告
南韓戒嚴、解嚴在「一覺之間」,同來引思基督徒執政、領袖必學7秘技
3日深夜10點25分:南韓總統尹錫悅無預警宣布緊急戒嚴,2.5小時後190位國會議員以跨黨派全票同意之勢,正式通過「戒嚴令無效」的否決決議,過程中逾千名反戒嚴民眾集結國會大廈外,4日凌晨4時27分,尹錫悅表示接受國會要求宣布解除,前後六小時堪稱南韓史上最短戒嚴。
南韓總統深夜無預警宣布戒嚴
2.5小時後國會跨黨派全票否決
韓國總統尹錫悅於12月3日深夜10點25分(台灣時間9點25分)無預警宣布緊急戒嚴,並在緊急演說中公開點名國會「意圖顛覆國家」。
據《韓聯社》報導,在戒嚴令發出同時,警備部隊就已封鎖國會與中央政府機關,韓國軍隊的黑鷹直升機、陸軍車輛也開始集結包圍。
晚間11點55分左右,韓國陸軍武裝部隊已全副武裝、手持步槍,空降闖入國會大廈,並與阻擋議事廳入口的國會議員們爆發肢體衝突。
但據韓國《戒嚴法》,總統雖然有權在戰爭、內亂外患或其他緊急情形下頒布戒嚴,但第一時間必須依法通知國會,若國會提出異議並投票否決,就必須依法撤回戒嚴狀態,在此期間,國會不得處於休會狀態,國會議員除非「涉嫌犯罪情事」,否則不得被逮捕或被禁止履行職權。
韓國在野黨在戒嚴令發布後,立刻發出國會動員令,要求所有國會議員回首爾召開緊急程序,於4日凌晨1點左右以跨黨派全票同意之勢,正式通過「戒嚴令無效」的否決決議,並要求戒嚴軍立刻撤退。
「不能再讓武力壓倒民主意志」
總統彈劾案將於6至7日間表決
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尹錫悅的戒嚴令明顯是其核心決策圈之意,而非執政黨統一支持的決定,因僅國防部與少數部隊立刻響應,其他同黨官員及中央單位、被緊急召回的軍隊,都因不解情況而呈癱瘓狀態。
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在趕往國會的路上,緊急直播號召民眾上街反對戒嚴,並說:「尹錫悅的非法戒嚴是無效的,從這一刻開始,他已不再是韓國總統。」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黨魁韓東勳,也公開譴責尹錫悅「違憲戒嚴」,除徹底切割外,更呼籲韓國軍警不要隨總統違憲行為起舞,強調韓國不能再讓軍隊干政、讓武力壓倒民主意志。
長期與尹錫悅政府立場相近的《朝鮮日報》與《中央日報》皆指出,韓國社會無分黨派,皆對尹錫悅「無預警戒嚴」感到震驚且難以接受。
原因是自1979年朴正熙總統遇刺、1980年全斗煥政變、歷經民主化的韓國再沒有經歷過緊急戒嚴,更因尹錫悅提出的戒嚴理由全然是政治原因,不僅不符合憲法規定的戒嚴理由,也無法取得多數民意支持。
在發布戒嚴前,尹錫悅總統的民調支持率僅25%,諸多因素包括:深陷第一夫人金建希涉嫌收賄與干政等政治醜聞、國內經濟不振等。
日前,韓國政界已屢傳彈劾聲浪,首爾街頭近期也多有要求總統下台的抗議集會,但包括國會、媒體與社會,都未料尹錫悅會採如此極端手段應對,不僅違法更涉嫌叛亂罪。對此,尹錫悅的幕僚長和十多名高階秘書已提出辭呈,黨魁韓東勳也表示「對社會公眾深感抱歉」,並促尹錫悅解釋宣布戒嚴令的「不幸」決定,且要求將國防部長立即解職。
在野黨已於昨(4)日向國會提交彈劾總統尹錫悅的議案,該議案5日將提交國會全體會議議程,並於6至7日間表決。
願主內一家齊守望韓國教會
「我們要更多的為國禱告」
「我想,這個事件的確帶來全世界的轟動,也帶給韓國本身很大的震驚。」張漢業牧師表示,韓國已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國家很先進,但尹錫悅總統3日突然發布戒嚴一事「卻不是深思熟慮之舉」。
包括韓國及國際社會都認為,尹錫悅總統宣佈戒嚴的理由不充足,而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個情況?張漢業同情總統研判「確實面對了很大的內外壓力」,包括彈劾聲浪、國內左派勢力箝制等,導致未經慎思倉促行事。
尤其,身為元首未顧及韓美的同盟關係,逕自宣佈戒嚴,造成彼此信任上很大的傷害,張漢業說:「我想這真的會帶給尹總統執政生涯很大的困難,因為現在任期已經過半,只有2成的民意支持度又雪上加霜。」
回顧南韓民主化過程歷經諸多流血事件,代價不斐,成果得來不易,歷史上軍人當政有其時代因素,但此次戒嚴是沒有充分原因的。
張漢業表示,尹錫悅選舉總統時,因「保守派、反對共產黨」等立場獲得很多韓國教會支持,「的確教會界有很多的禱告,很多人在光化門廣場(民主化運動地標)出來為國禱告...我覺得韓國教會要更多的為國禱告。韓國雖然不是基督教立國的國家,但基督教對韓國整體的影響真的很大。」
也盼望海外教會一同來守望韓國教會,他看見屬靈爭戰劇烈,教會對國家的影響力因負面刻板印象而日益被削弱,也願更多主內肢體為韓國民主化禱告,以免國家受共產主義的煽動或欺騙。
韓國宣教士盧聲天,他於4日凌晨於韓國國會外,見證了事件過程,為韓國民主成長感謝神。他為現任「中華福音神學院」宣教博士科委員,亦是前任宣教學助理教授及宣教中心副主任。(圖/盧聲天提供)
光州事件發生時,我的年紀還小
昨天看到我們社會民主力量長大了
1980年光州事件發生時,盧聲天年紀還小,就讀國小的他記得是一個晚上,全斗煥宣佈戒嚴後,軍隊就進到首爾,日後才得知死傷慘重。
他回憶:「那時候(事件發生時)我們老百姓什麼都不知道,因為我們不積極參與...這是一個,我們滿難過的一個回憶。」
教會當時也分裂成兩派,支持者多為保守的長輩,年輕人則多參與抗爭,教會因政治立場不同而多有傷痕。
盧聲天表示,教會本質是主的身體、是主內一家人,基督徒面對社會、民主體制應有成熟態度,獨裁者因為個人私慾抓取權柄,甚至不惜帶來殺害、毀壞、限制他人自由,「這些都是不理想的」。
「教會也應當是社會一份子,無論是申張公義、表達民意,教會都應該要用成熟的態度來參與才對。」此次戒嚴事件,盧聲天便在4日凌晨12點趕到國會大廈外,「我就待在那邊參與抗議行動到半夜3點30分。」
他感動地說:「1979、1980年時我們民主力量不夠,可是昨天,我看到我們社會的民主力量長大了。」
去(2023)年電影《12.12:首爾之春》即是根據韓國當年政變事件所改編的影片,在韓國引起極高關注,票房開紅盤帶動關注現代史、網路統計觀影人次達1312.84萬,盧聲天說:「我們的民主意識(已經)都很清楚,甚至我們的員警軍隊,他們也知道2024年發生這樣的事情是行不通的。」
「我以身為一個韓國老百姓來感謝神,我很自豪,我很開心看到韓國民主的成熟,一個領袖的不夠,但社會成員們可以把它克服下來。」
盧聲天也懇求神,持續施恩憐憫韓國教會,「韓國百姓、我們基督徒禱告『神掌權』,我們好多不夠之處,可是我相信因著今年洛桑大會在韓國,韓國教會正甦醒、悔改當中,我們可以恢復福音的本質。」
相信,黑暗權勢要離開韓國政治、經濟、教會,帶來全面的恢復,韓國教會要再站起來、被神使用,「請為我們南韓來禱告。」盧聲天說:「讓國家安頓下來,讓教會也恢復本質,再一次成為被神使用的國家及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