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馬可福音13:5)
渴求真愛,卻在數位時代,遇到愛情詐騙。你或者你週遭的親友好友…,落入陷阱了嗎?
詐騙的手法層出不窮,尤其是源自中國的「殺豬盤」詐騙模式,已成為全球性威脅。詐騙者以虛假的愛情為誘餌,透過精心設計的「養、套、殺」手法,讓受害者落入甜蜜陷阱,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根據警政署統計,2024年1月至7月,全台詐騙案件金額已達170餘億,其中愛情詐騙和投資詐騙佔據相當比例。
這類詐騙不分年齡、性別、學歷,甚至連高知識分子都可能落入圈套。本報特別整理分析愛情詐騙的各種手法,希望幫助讀者提高警覺,避免落入溫柔陷阱。
驚人的殺豬盤真相,減少迷茫的機會
「殺豬盤」一詞生動描述了詐騙集團如何「養肥」受害者,再逐步「榨乾」對方的資產。這類詐騙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金錢損失,更在於對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創傷。
數不勝數的真實案例
以色列「鑽石王子」賽門Simon Leviev的案例在觀影平台Netflix,以紀錄片《Tinder大騙徒》揭露,他透過交友軟體認識多位女性,以奢華生活方式和虛假身份吸引受害者,最終騙取大量金錢。這類案例顯示,愛情詐騙者往往以「高富帥」、「白富美」的形象出現。
一名女性在交友平台上認識了一位自稱為「戰地軍官」男子。該男子每天對她噓寒問暖,稱呼她為「寶貝」。幾個月後,他開始要求她幫忙代收包裹,並聲稱包裹卡在機場需要繳納手續費。最終,這名女性匯出了數千美元,但對方隨後失聯。
一名男大生在網路上認識了一位正妹網友,在對方的慫恿下傳送了私密影片。隨後,該女子以威脅的方式要求他匯款或購買遊戲點數,否則就會散佈他的私密影片,令男大生感到恐懼。
更有一名女性在社交媒體上與一位自稱為「國外高學歷教授」的人建立了聯繫。該男子經常分享名牌商品和奢華生活照片,讓她相信他是一位成功人士。當他開始要求金錢支持時,她最初猶豫,但最終因情感依賴而匯出了大筆金額。
一名女性在社交媒體上與一位自稱為「無國界醫生」的男子相戀,該男子匯款給她,請她代購比特幣,她收到款項後尚未代購比特幣,她的帳戶就被凍結,並被當成詐騙共犯起訴。原來詐騙集團取得他/她銀行帳戶後,將她當成詐騙洗錢的人頭帳戶。
養套殺的精密步驟
詐騙者的「養、套、殺」手法分為三個階段:
「養」的階段: | 「套」的階段: | 「殺」的階段: |
●通過社交媒體或交友軟體接觸目標 | ●分享投資心得或理財經驗 | ●誘導進行大額投資 |
●展現高質感生活方式 | ●展示小額投資的獲利成果 | ●設計虛假的投資平台 |
●持續噓寒問暖,建立情感連結 | ●灌輸快速致富的想法 | ●製造資金困境要求援助 |
●送出精心挑選的小禮物 | ●製造時間壓力和稀缺性 | ●持續要求追加投資 |
●創造浪漫回憶 | ●利用感情操控降低對方戒心 | ●最終捲款失聯 |
殺豬盤:養、套、殺。(圖/記者詹英村、AI製園)
送禮背後的算計
詐騙者送禮物時都經過精心設計:
價值適中:不會太昂貴引起懷疑
個性化定制:展現用心和重視
逐步加碼:隨著關係發展提升禮物價值
創造回憶:選在特殊日子送禮
情感連結:搭配感人故事或手寫卡片
「你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3:7)
媒體多所揭露了愛情詐騙的手法之後,我們更要明白如何防範,如何避免落入這些精心設計的陷阱中,而能遠離惡事...
「我」容易成為受害者嗎?
類型分析,手法推陳出新
詐騙者善於針對不同族群設計詐騙手法:
年輕族群:以交友軟體為誘餌,利用求職或兼職機會進行詐騙。
中年族群:假扮成功人士,以投資機會行騙。
銀髮族群:利用孤獨心理,假借浪漫關係進行詐騙。
宗教信徒:假冒教會成員身份,利用信仰紐帶取得信任。
網路男蟲的特徵。(圖/記者詹英村、AI製園)
防範之道,人人都要且互相提醒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
如同經文所提醒,人人儆守,可歸納如下三面向:
基本原則》
● 保持高度警覺
● 不輕信網路身份
● 拒絕金錢往來
● 謹守個人隱私
具體作法》
● 仔細查證對方身份
● 堅持在公開場合見面
● 保留通訊紀錄
● 與親友分享交往過程
● 遇可疑情況立即報警
交友平台的選擇》
● 使用有信譽的正規平台
● 注意平台的安全機制
● 善用平台的舉報功能
● 保持社群隱私設定網上交友安全策略。(圖/記者詹英村、AI製園)
自我保護,情感、資訊及行為要點
情感防護:
● 不要輕易相信甜言蜜語
● 保持理性思考
● 適度保持距離
● 建立健康的人際網絡
資訊防護:
● 避免提供個人敏感資料
● 不上傳私密照片
● 謹慎處理金融資訊
● 定期更新密碼
行為防護:
● 拒絕私下匯款要求
● 不接受來路不明的投資建議
● 避免單獨赴約
● 與親友保持聯繫
如果不幸遇到詐騙,勿慌張,警政署提供以下建議:立即停止匯款、保存所有通訊紀錄、向警方報案、尋求心理諮商協助、通知銀行凍結帳戶。(圖/記者詹英村、AI製園)
【防範要訣速記】
- 謹記:網路身份易偽裝
- 堅持:實體見面要謹慎
- 警覺:金錢要求要提防
- 核實:身份背景要查證
- 溝通:與親友要分享
- 保護:個資隱私要把關
- 求助:遇騙及時要報案
在數位時代,愛情詐騙手法不斷翻新,但只要保持警覺,回到人與人真實互動,在基督裡建立、經營關係、堅守原則,就能避免落入陷阱。
正如聖經所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讓我們共同提高警覺,打造安全的網路交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