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原聲合唱團受邀,於港區歸主聖教會進行「『回家吧!原聲』音樂分享會」。(圖/ 記者林稚雯)

在台灣,城鄉教育落差一直是亟需改變的現象。

 

然而,在「看見」問題到「解決」問題,要走的路很長,似乎轉眼間數十年過去了,「終點」仍在彼方,有志之士也尚須繼續踽踽獨行,期待改變成真。

 

馬彼得與原聲合唱團,就是用行動來改變現況的最好案例。自2008年秋天開始,已有數百名家族世居南投的原住民孩子加入,不只是學音樂、學唱歌,每逢週末、寒暑假,也都要另外上課,加強孩子們的課業基礎,讓他們的人生有機會不再一樣。

 

這股「創造改變」的心志與動力,就需要從馬彼得在年少時的一段經歷說起……

4月2日早上,港區歸主聖教會於主日舉辦「『回家吧!原聲』音樂分享會」,邀請「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用歌聲來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透過族語、漢語、台語的多首詩歌,不僅向弟兄姊妹們見證了生命的韌性與可能性,團長馬彼得也進一步分享,自創團以來神在一路上的帶領。

 

喪失自信心的日子

馬彼得出生於南投信義鄉久美部落,父親在他小一時辭世,從此就與母親相依為命,曾過上一段日常生活拮据、在學校總是被同學欺負的日子。

  • news-details
  • 馬彼得從個人生命故事說起,提醒眾人關注城鄉教育差距的議題。(圖/ 記者林稚雯)

尚幸,在困難中母親總帶著馬彼得緊緊抓住上帝,告訴他:「不要在意,都交託給神。」正因這份困難,母親也總是勉勵馬彼得好好念書、將來投入教職,就可以有安穩、足夠的日子過。

 

母親的敦促,幫助馬彼得順利考上當時的「台中師專」,這讓他必須離開部落,負笈前往台中念書,僅能在假日空閒時間搭乘公路局的公車返家。

 

他很深刻地記得,有次返家路上,好不容易擠上公車,當大車顛簸地一路往部落駛去時,馬彼得本想拉住拉環來保持平衡,未料當他抬頭一望,拉環上的每隻手都是潔白柔嫩的樣貌,只有他的手份外黝黑,突然一陣強烈的自卑感襲來,除了當次立即縮手外,之後就算旅途再晃,他也不敢抓上方拉環,以免自曝原住民的身分。

 

藉著自己的故事,馬彼得說:「一個人只要自信心不足,就算事情再微末、再不起眼,對於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就失去承受的能力。」

 

終止困境的重複發生

馬彼得表示,相似的事例不只發生在數十年前,目前「城鄉差距」依舊存在於各個教育現場中。

 

在南投,各部落中很常見到家境困難的孩子,除了物質上的缺乏,在教養模式上,也多半面臨著單親、隔代教養的困境;若是這些孩子沒有被看見、沒有人適時給予關心和支持,長大成人後,很容易就會重複再現上一代的困境,以致於生命持續在困難中打轉。

 

然而,存在部落中的體制內學校,就算有心辦學,也會面臨校內專業師資不足的困境,學生即使有心向學,也只就老師所教的,教什麼就學什麼。

 

「部落內的孩子一點也不笨,他們只是處在一個機會不平等的位置之上!」馬彼得說。

 

為要試著讓部落內的孩子站得離城市學生更靠近起點線一些,2008年開始的原聲合唱團,除了讓世人「聽見來自玉山的歌聲」,馬彼得表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的學科教育、品德教育及信仰教育等,能因加入原聲合唱團被建造。

  • news-details
  • 從個人經驗說起,馬彼得進一步闡述原聲合唱團的成立契機與存在的重要性。(圖/ 記者林稚雯)

馬彼得表示,「參加原聲合唱團的孩子,都必須很能吃苦!」為要有好的合唱演出,他們必須要花費很多時間練習唱歌,特別是在近三年來新冠疫情的威脅,免不了會有孩子們輪流確診,甚至是一群人集體確診的時候出現。

 

譬如說,所有低音部的孩子都因確診隔離,這時若有必須要參與的演出,只好趕快重新分配身體健康的孩子做支援。

 

「雖然很累、很臨時,但每個人都還是完成了這個挑戰,到最後我們的孩子幾乎是每個人每個聲部都會唱!」馬彼得說。

 

而在練唱之餘,週末、寒暑假就成為補強學校課業與認識信仰的時間,在兼具發展專業並走出部落看看世界、有學力、有自信,再加上藉由團體的力量來讓孩子不會被迫中輟學業或提前工作賺錢,新的人生就可以因此展開。

 

鮭魚返鄉、生命傳承

目前,在歷經10餘年的持續投入後,最初加入原聲合唱團的孩子,有數名已經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帶著自身的熱情、自信與專業,回頭來參與服事。

 

例如,近幾年團內栽培興起了一位助理指揮一瑪雅‧瑪杜萊安。瑪雅是原聲音樂學校的畢業生,也是原聲的大孩子,畢業後從部落出發,前往清華大學音樂系就讀。

 

當瑪雅確定了就讀系所後,原聲合唱團便將其視為「第二任指揮候選人」,並為其打造配套實習措施,以幫助她從期待但忐忑、不甚熟練到漸能掌握,繼續往專業指揮的道路邁進。

  • news-details
  • 歷經15年發展,原聲合唱團以造就許多孩子能上台表演、自信表達,對人生和未來常保盼望。(圖/ 記者林稚雯)

另外,還有多位從原聲合唱團出身,大學也選擇主修音樂的孩子,陸陸續續也都投入原聲音樂學校的學科與術科教學。

 

大學姐Ival Maitangane更於2020年暑假,正式分派至信鄉新鄉國小擔任老師,課餘常回到原聲協助教學及行政工作。

 

對馬彼得而言,看著孩子們陸續長大成人、開始有力量事奉和給予,他深信這是一個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累積,「以原聲校友的身份,帶領未來原聲孩子們的美好傳承。」

 

如同以賽亞書12:3的應許:「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馬彼得看見,當生命建造是從信仰出發,因着基督真理,不僅讓原本可能迷失的孩子站上舞台,讓他們在眾人注目下唱出生命之歌基督的救恩也帶領眾人走出匱乏困局,迎接豐盛生命。

 

而在事工穩定走上軌道後,馬彼得也關注到,由於部落並無高中職校,學生在國中畢業後,必須離開部落到平地求學,面臨更強烈的學習挫折及適應問題,有一定機率會造成輟學的決定。

  • news-details
  • 原聲教育協會於2018年起在新北市設立「原聲國際學院高中部」,要用更宏大的格局幫助孩子們迎接未來。(圖/ 記者林稚雯)

為此,原聲教育協會進一步匯聚各方資源,於2018年在新北市設立「原聲國際學院高中部」,站在原民文化的根基,另加強英文與音樂作為學校特色,要讓部落孩子有機會與能力,開啟與國際交流連結,得以出身部落但放眼世界與未來。


  • news-details
  • 「港區歸主聖教會」葉鴻恩牧師也透過主日證道進一步勉勵眾人,要倚靠神,讓神帶領我們唱出個人的生命之歌。(圖/ 記者林稚雯)

響應原聲合唱團靠著教育與信仰,有力量翻轉人生、唱出美好的生命之歌,港區歸主聖教會主任牧師葉鴻恩在證道中勉勵,任何處境中,靠著神的拯救與大能,艱難與困擾都不再是「個人的困擾」,神必定與祂的兒女同在。

 

困境可能像是一個沙漠,但旅行者要穿越沙漠的秘訣,不是知道曠野有多大、跨越要花費多久的時間,只要知道沙漠中哪裡有綠洲,可以適時補給物資,如此一來即使沙漠再廣袤,都有越過的那一天。

 

「倚靠神,就是荒漠中的水源與綠洲,讓我們一起學習從源頭取水,讓神帶領我們唱出個人的生命之歌。」葉鴻恩宣告。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