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追思禮拜時,大家都面容哀戚,但基督徒都知道逝者已到天家安息。

追思禮拜時,大家都面容哀戚,但基督徒都知道逝者已到天家安息。 (照片提供/王建煊)

眼睛是上帝的奇蹟,眼淚是上帝的傑作。淚水具有沖洗異物及殺菌的效果,並有紓解或表達情緒的功能。人流淚的狀況非常多,有疼痛的眼淚、悲傷的眼淚、離別的眼淚、生氣的眼淚、同情的眼淚、感人的眼淚、恐懼的眼淚、辛酸的眼淚、委曲的眼淚、激動的眼淚、喜樂的眼淚、情人的眼淚,現在許多政治人物還會有作秀的眼淚,流眼淚的狀況實在太多了。

家母十歲前後喪母,兄弟姐妹多,繼母來後,又有子女,家庭經濟甚為貧困,家母小學只唸了幾天就輟學,這是家母始終引以為憾的事。嫁到王家來,家父也是沒唸過小學,父親四處討工作,收入也都在餬口邊緣。抗戰勝利後,在南京經人介紹,在軍中謀得一職,官拜陸軍上尉,沒學歷沒關係,退伍時仍是上尉。但自加入軍隊後,因有食物配給,可以溫飽肚子,母親靠著養十幾隻雞,標會及各種理財方法,讓我們兄妹三人都念到大學畢業。

服完兵役我考上海關,第一份薪水1500元,交給母親時,母親激動得流下眼淚。因為她的心中一定五味雜陳,回想自己的一生,現在終於苦出頭,大兒子就業有薪水了,一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大薪水呢!

40、50年前,台灣國民所得只有幾百美元,出國留學都是靠獎學金,買飛機票只有單程的錢,似乎是有去無回的樣子,不像現在留學的孩子,隨時可以回台灣。所以以前孩子出國,會有好多年不能見面,在機場送行的親人,尤其是母親,常是不停的拭淚。母親不喜歡孩子出國深造嗎?當然喜歡,喜歡為甚麼要流淚呢?

短暫別離,終必在天家相會。

短暫別離,終必在天家相會。 (照片提供/王建煊)

我曾經多次應邀在基督徒的追思禮拜上致詞,多數家人總是流著眼淚,紅著眼睛,有的乾脆帶上墨鏡,免得不好看。追思禮拜有的稱為安息禮拜,意思是逝者息了世上的勞苦,安息主懷,已經在天上神的家裡了,神的家又稱天堂,好得無比。既然親人去了更美好的地方,為甚麼要流眼淚呢?

人流眼淚有很多狀況,並不是流淚就是遇到了倒霉事。母親拿到孩子第一份薪水,幾十年的痛苦辛酸,一下子獲得了釋放,流出了被釋放的眼淚,這是快樂的眼淚。

孩子出國深造,機場送別,母親頻頻拭淚,這是暫時分別的眼淚,人之常情,但是心裡還是高興、滿懷盼望,這種淚水,也是一種喜樂的眼淚。女兒終於有了歸宿,父母流淚不捨,但基本上仍是喜樂的眼淚。

追思禮拜上,基督徒的家屬,知道逝者到天家安息了。有一天我們也會去,在那裡將再相會,其所流的眼淚,是短暫別離的眼淚。但還不是基督徒的家屬,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他們不知逝者去了那裡,能看到的是,逝者將被埋葬或火化。他們更沒有與逝者再相會的盼望,他們流的眼淚,是永別的眼淚。我們流下暫別的眼淚,無妨,但若是流著永別的眼淚,那就真是毫無希望了。究竟流哪種眼淚,抉擇握在我們自己手上。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