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大衛」就是一個活得很精采的四型人物。大衛很有藝術天分、他彈琴可以趕逐魔鬼;他也是一個詩人,聖經詩篇150篇中,至少有73篇是大衛寫的,他果然是「為生命增添色彩」的人。
第四型-感覺型
第四型的人有人稱他們為「追求獨特型」、他們不喜歡和別人一樣、也常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特的人。
【例】
有一個四型的女孩,她學習打鼓學習的很開心,她的哥哥看見她學得這麼開心,也躍躍欲試,這個女孩子知道她哥哥想要學打鼓時,就激動地對他說:「我不准你學打鼓、我不要你和我一樣。」
也有人稱四型的人為「追求個性型」,第四型是很有個性的人,九型人格裡面最「沒有個性」的是「第九型」的人、「沒有個性」的人就是什麼都好的人,是比較隨和的人,所以第九型的人通常比較好相處,有人說第九型的人和鬼都可以處得很好。
而四型的人是「很有個性」的人,他們常常很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他們在人際關係上有時會有緊張的關係、有些人很怕四型的人,很怕得罪他們。
有人稱第四型的人為「浪漫型」的人。第四型的人很「浪漫」、很注重情調、他們往往喜歡比較有情調的餐廳,也很注重製造情調,所以四型的人和五型的人相處就會在這方面產生衝突,因為五型的人較理性、較木訥、不善於浪漫。
也有人稱四型的人為「藝術型」。很多第四型的人很有藝術天份、就算沒有藝術天份也很有「鑑賞」藝術的特質。
四型的人可以讓一些在生活壓力下活得單調無味的人,以及對自己的感覺麻木的人,藉由他們的作品喚醒自己的內在知覺,重新帶回新的刺激及活力,提昇精神的領域。如果健康的話,他們是爲生命增添色彩的人!四型的人是「描述內心世界的高手」、他們很能把人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來。
【例】
宋朝的女詞人「李清照」是個典型第四型的人。她的作品有獨特的風格、感情非常深刻、她的詩詞特別能勾勒出內心的悲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怎一個愁字了得」。
四型的人的確是「描述內心世界」的高手!
當我們學習九型人格之後,我們就知道,有些性格的人是「深度型」的人,例如、四型、五型的人;而有些人是「廣度型的」,例如、三、七、八型的人;而他們各有彼此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應當彼此欣賞、也認識自己的弱點並且願意改變。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藝術家都是四型的人,只是第四型的藝術和其他人的藝術是不太相同的。「第四型」的藝術是為了「表達自己」,其他型的藝術可能只是一種興趣而已。
形容第四型最好的名稱應該是『感覺型』,他們生命的中心就是「感覺」、他們也很注意情感。
第四型是最能夠提升生命、活著最認真、真實的人。他們追求深度的生命和人生。很多第四型的人,可能從小他們就問:「到底人活著做甚麼?」所以,四型的人往往對哲學、文學和靈性的追求有興趣。
四型的人會花很多時間,在尋求活下去的勇氣,所以、九種性格中、四型的人有時候是活得比較辛苦的人,但是,他們的人生也可以活得很精采的!
【例】
聖經中的「大衛」就是一個活得很精采的四型人物。大衛有四型的童年背景,很多四型的人童年有「孤獨或被遺棄」的經歷。我們從聖經看見,大衛的父母不太喜歡他...詩篇廿七篇第10節大衛說:「我的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
當先知撒母耳來選立新王的時候,大衛的父親耶西明明有八個兒子,卻只叫七個給撒母耳挑選,獨獨漏掉大衛。有可能四型的人從小比較任性、沒有紀律,比較有個性、如果父母不懂得他們,就會比較不喜歡他們。
大衛很有藝術天分、他彈琴可以趕逐魔鬼;他也是一個詩人,聖經詩篇150篇中,至少有73篇是大衛寫的,他果然是「為生命增添色彩」的人。詩篇是基督徒很喜歡的經文、當靈性低潮的時候,詩篇更能撫慰人心、因為詩篇能把人裡面的感覺描述得很清楚。
還有,很多四型的人因為情感豐富,所以他們從小就很「愛哭」。大衛是一個男人、一個戰士,並且貴為君王;但是他是一個很「愛哭」的人。大衛的詩篇說:「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褥子溼透」(詩篇6:6);真是一個很會哭的男人。
所以大衛有可能是一個四型的人物。而大衛的一生是活得相當精采的人!大衛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聖經給大衛的評價就是「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人生結局、而大衛也成為一個很好的領袖。
常有人會問:「那一型的人比較適合當領袖?」我相信每一型的人只要健康,都會成為很好的領袖,只是他們的風格各有不同。
大衛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好領袖,他領導風格就是「愛和接納」,大衛很有愛心、他的身邊常跟隨一些走投無路的人、被世界唾棄的人、大衛可以接納他們、愛他們、使用他們;所以四型的人,只要健康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袖。
我們從大衛身上看見,兩件事情可以幫助第四型的人成為更健康的人:
第一、和「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
大衛是一個和上帝有親密關係的人。大衛許多詩篇都是對上帝的讚美,與上帝靈交以及在痛苦中尋求上帝的引導和安慰的詩篇,四型的人「情感的槽」較深、需要較多情感的滿足,因此當親近的人無法滿足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失望和沮喪。
只有上帝能夠滿足我們每一個人情感的需要,也只有祂最能夠傾聽我們的心聲。祂能夠每時每刻聽我們傾訴而不會厭倦、而且只有祂最了解我們、最能安慰我們!
有一首詩歌叫做「全新的你」,這首詩歌很能摸著四型的人的心。它說:「你說陰天代表你的心情、雨天更是你對生命的反應」很多第四型的人很喜歡陰天和雨天、因為最能夠代表他們的心情。
「你說每天生活一樣平靜」第四型的人常常不滿意生活太過「平淡、平凡」;「對於未來沒有一點信心」。四型的人常被「過去」困擾、對「未來」很迷惘;「親愛朋友你是否曾經、曾經觀看滿天的星星、期待有人能夠了解你心、能夠愛你、賜你力量更新。」
很多四型的人常常看著星星說:「有誰能夠了解我呢?」這些詩句都是四型的人心情的寫照,而這首詩歌的副歌,詩人找到了人生的答案:「耶穌能夠叫一切都更新、耶穌能夠體會你的心情、耶穌能夠改變你的曾經、耶穌愛你、耶穌疼你、耶穌能造一個全新的你。」
四型的人要認識上帝,因為只有上帝可以一直聽你訴說你的心情,只有耶穌能夠體會你的心情,而且耶穌可以「改變你的曾經、可以造一個全新的你!」在耶穌基督裡面有一個盼望,就是我們可以「改變過去」!
也許你把上帝對你生命的「A計畫」搞砸了,但是只要你願意回到上帝的面前,上帝會給你的人生一個全新的「B計畫」。
耶穌能夠使我們過去所有不好的經歷、不再是我們的負債、而成為我們的資產、不管你的過去多麼的心酸、多麼的痛苦、多麼的不堪回首!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那個「新」不是「過去就算了」、而是過去的一切可以有全新的意義和價值,因為祂可以化咒詛為祝福,祂能夠使苦難變成化妝的祝福,我們過去所有的一切、能夠成為我們將來去幫助別人的能力!因為上帝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4)。」
第二、有強烈的使命感
四型的大衛健康之道,除了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之外,就是他是一個有「使命感」。
因著和上帝有親密的關係,及因著知道上帝對他的一生有美好的計劃,讓大衛總是能在生命的低谷中死裡復活!四型的人一旦有了使命感,就比較不會任著自己的個性去活、他的意志力會戰勝他的情感!我常常看見,一個有使命感的第四型、他們的意志力是很驚人的!
其他四型的人物
著名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也是典型四型的人,她有四型的童年背景,從小就體弱多病,父母很早就去世,她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對文學很有興趣、也很浪漫、她會「葬花」、而且還做一首詩。
雲門舞集的「林懷民」、畫家「梵谷」等都是四型的人。也有相當多的影視明星是四型的人、他們通常很有魅力、也有「憂鬱」的特質、例如、強尼戴普、布萊德彼特,梁朝偉、周杰倫、王菲等。
英國已故的戴安娜王妃也是典型第四型的人物。她從小熱愛小動物,每有竉物不幸死去,都會傷感地為牠們舉行喪禮。戴安娜由童年開始,已飽嘗了創傷與離棄。六歲時,她的父母婚姻破裂,在她心中留下母親無法磨滅的遺棄與背叛。九歲那年,父親把她送到一所寄宿學校,她懇求父親,如果真的愛她,就別把她一個人留在那兒,而父親終究還是走了,從此她認定:連父親也不要我了!
四型的人可能的童年背景
許多四型的人童年有「失落或被遺棄的經歷」。例如,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父母離異,或者父親或母親之一很早就去世了、他們從小就有一種「愛的缺憾」,或者有可能父母工作很忙、常常不在家。
【例】
有一個四型的人,小時候她的父親是職業軍人,幾乎都不在家,因為家裡窮,媽媽做兩份工作、日夜都不在家;哥哥,姐姐為了分擔家計,很早就去當兵或者離家去上班、所以她從小都一個人,沒有人和她說話、她就對雞講話。
很多第四型的人從小就比較孤單或者有分離的痛苦,了解這些童年成長背景、對於我們了解四型的人是很重要的。
四型的人「追求獨特」、不喜歡和別人一樣,他們討厭「撞衫」。
【例】
有一個四型的女孩,她很特別、買東西時會問老闆:「有沒有只有一個的?如果有,我雙倍的價錢向你買,但是如果我在外面看到有人跟我一樣,我就退給你!」
為何他們會有這樣的特質呢?我們從他們的童年背景了解,有可能因為他們從小得不到愛,所以長大後有想要「獨占」的補償心理。
另外,當我們了解了許多四型的人童年有「孤獨或被遺棄」的經歷時,我們也更能明白他們人際交往的模式。
四型的人際關係往往是「若即若離」。所謂「若即若離」就是「忽冷忽熱」、「忽遠忽近」、「似有似無」。四型的人是很有熱情的人、對朋友很好、和同樣是「心中心」的二型的人一樣,但是他們有時候會有一個現象,就是當他們靠近你之後,常常又會跳開,讓人捉摸不定,這就是「若即若離」的關係。
他們「若即若離」的原因有兩個可能
第一、他們害怕受傷
他們害怕又像他們童年一樣、被離棄而受傷。所以,甚至有些四型的人、當他們感覺你會拋棄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先拋棄你、這也是一種害怕受傷的反應。
有一個女孩子,她的丈夫是第四型的人,她的丈夫提出要離婚的理由竟然是「我知道有一天妳會拋棄我所以我先拋棄妳」。
四型的人因為在關係上曾經受傷,所以他們就會有「若即若離」的現象。四型的人應當在上帝的面前處理「被遺棄」的傷害、否則這種怕受傷的不安全感會影響他們人際關係的健全發展。
【例】
有一個四型的女孩子,她的母親未婚懷孕、她從小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誰,她很強烈被父親遺棄的痛苦,生命很破碎、結婚以後、夫妻的關係也很不好。這個女孩子長得很漂亮、她的丈夫相貌平凡,後來他們來到教會,請求我為他們作婚姻輔導。
在一次交通中,她向她的丈夫承認一件事情。她說:「你知道你長這麼醜,為什麼我會嫁給你嗎?因為我知道再也不會有別的女人會喜歡你!」四型的人若有對愛的不安全感、會為他們的人際關係帶來很大的問題和傷害、這是他們要留意的。
第二、四型「若即若離」的人際關係,除了因為怕受傷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得不到需要的愛和情感的滿足,往往他們就是藉著幻想、來感受那遙遠得不到的愛,所以他們反而對於「遙遠的愛」,比較有感覺。
很多四型的人往往對三種人、事、物很有感覺:一個是對「得不到」的很有感覺、一個是對「失去的」很有感覺、另一個就是對「別人的」很有感覺、所以第四型的人當學習更多「為自己現在擁有的」感恩。
有一首歌叫做「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深深道出了四型的心聲。它說:「你說我像雲,捉摸不定,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你說我像夢,忽遠又忽近。其實你不懂我的情、你說我像謎,總是看不清、其實我用不在乎掩藏我的真心。」
四型的人會用「不在乎」來掩藏真心,許多人不明白就會錯失關心四型人的機會,因為當四型的人把你推開說:「沒關係!我不需要你來關心我」的時候,其實他們是很在乎的,甚至他們在受傷的時候也會告訴你他們沒有受傷,其實他們是故意用「不在乎」來掩藏真心。
這首歌另一句詞更能表達四型這種「若即若離」的人際關係:「怕自己的不能負擔對你的深情、所以不敢靠你太近」、因為「害怕受傷」而跳開一段關係、這就是四型的心情。
四型的人的內心是很熱情、很多情的,但是一定要靠著上帝醫治釋放「被遺棄」的傷害、才能有美好的人際關係。
第四型日常生活呈現出來的特質
1.落入凡間的精靈
四型的人從小就覺得自己好像和別人不大一樣。他們常常會想:「我是不是不屬於這個世界?」所以很多四型的人往往給人感覺就是很有「靈氣」、不食人間煙火、不懂人情世故、不善生活的機能、因為四型的人不看重這些「平凡俗世」的東西,每天例行的事情讓他們厭煩,四型會「憑心情」做事。有一個四型的人、她是「憑心情」做事、她可以半夜起來做家事。
這麼有「靈氣」的四型的人會有兩種發展
第一種發展
他們會很努力的和這個世界融合在一起。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雖然四型的特質是「不食人間煙火」,但是畢竟「生存」仍然是最重要的,有些四型的人可能他們的童年比較坎坷、家庭的條件不好、他們必須為生存而奮鬥,所以他們會較努力的與世人融合在一起。
這樣的四型的人會比較務實一點,而這樣的發展對四型的人也是好的。
因為四型的人健康之道就是要往「第一型」最好的特質發展。「第四型」和「第一型」是兩組很不同的性格;第一型的人很「務實」;四型的人很「浪漫」;一型的人很「理性」;第四型的人很「感性」;一型的人很「自律」、四型的人會「任性」、一型的人自我要求很嚴格,「做該做的事情」;四型的人是「做想做的事情」、有時候會很「任性」。
四型的人會隨著自己的心情做事。所以四型的人健康之道就是要學習第一型的務實、理性、自律。努力和世界融合的四型的人會發展出一型的優點來。
但是這樣發展的四型人物,會因為和世俗融合而產生矛盾和沮喪,因為他們把自己四型的「英雄本色」拿掉了。有人稱第四型的是「被放逐的貴族」,四型的人也常覺得自己是「畫布被拿來當抹布」,四型的人喜歡接觸「有血有肉」的東西。
【例】
有一個四型弟兄,他的工作是比較枯燥的電腦維修工作、他常常做到很痛苦。有一次我問他:「如果不用工作,你最想做什麼?」他說:「人文。」四型的人的確應多接觸「人文」、「藝術」的事物,他的情感才能得到滋潤。
很感恩的是,教會就是接觸人的地方。後來他成為一個很有愛心的小組長、很願意關心人、陪伴人、我們常常把一些「需要格外恩典」的人,就是生命比較破碎的人交給他、他會很樂意陪伴、幫助他們、因為他能了解人內心的痛苦、並且接納這些人。
有一些四型的人會做兩份工作、一份是為了「維生」、一份是為了「興趣」。四型的人的確要留意如何讓自己的情感和創意能發揮、多接觸人文和藝術、讓情感得到滋潤。
第二種發展
有些四型的人會是第二種的發展,就是「特立不群」、保持四型的「原汁、原味」很多的藝術家就是走這條路。
我認識一個學藝術的人。他們老師不斷提醒他們,千萬不要和別人一樣!很多四型藝術家因為執著自己的理想,他們的人生往往會很孤單、貧窮、會走得較辛苦。四型的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很有自信,甚至有些自傲,但往往他們的作品都是死了以後才有人欣賞、活著的時候別人認為他們「曲高和寡」、而他們天生傲骨、不願為了生存而放下自己的理想、除非遇到真的懂他們的人、否則他們往往一生都是窮苦潦倒。所以、四型的人可能要先求「生存」再求「理想」的實現、會更實際一點!
很注意自己的情感:很忠於自己的感受
一、他們很真誠、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喜歡表露真我、追求真我、不斷的自我探索、檢查自己的內心、所以很知道自己的感覺、也喜歡表達情感。一旦開始表達自己的情感時、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抒發才能滿足。
所以四型的人最需要的愛之語是「精心的時刻」。給他們時間、聽他們的心情和感受。他們喜歡和人有情感的交流、不喜歡表面的應酬、著重深度的情感、最期望是配偶感情絕對地投入,完全的愛和委身。他們心中常說:「使人了解對我很重要!」(但也常覺別人不了解他們)
與第四型的人相處,有個原則是很重要的:就是「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
「聽人說話」是很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聽人說話的時候,我們就想要趕快給他們一句「上帝的話語」來幫助他們,卻不知道,很多時候人需要的是「傾聽」。
有人說男女處理痛苦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女人痛苦的時候,療傷的方式是透過「傾訴」、打電話給幾個人,講完之後,心情就會好一點;而男人療傷的方式是藉著「躲山洞」,就是躲在一個地方療傷,事實上也不是療傷,而是沉澱、遺忘、這是很大的差異。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的衝突、就是因為他們「療傷」的方式不同、而彼此都想用「自己」療傷的方式來幫助對方。
【例】
有一個人找牧師協談,一開口就一直講自己的心情、講了半個小時之後。她就站起來對牧師說:「牧師!謝謝你,你今天給我很大的幫助!」其實牧師並沒有特別說什麼話,只是表現「傾聽」和「同理」。可見很多時候「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愛能帶來醫治的能力!
第四型的人當他們處在痛苦的情緒時,不要提供他們一些既膚淺又簡單的脫困方式,這只會讓他們覺得你根本不了解他的感受,甚至不用心!營造「了解與體諒」的氣氛非常重要,千萬要讓他們感覺到你的真心誠意!給他們足夠關懷與注意,可以幫助他們暫時脫離自暴自棄的苦海!
什麼叫做「簡單的脫困方式」呢?
【例】
有一對夫妻、妻子是第四型的、丈夫是第三型的。三型和四型的人雖然都是情感中心的人,但是三型的人會為了成功而把自己的情感壓下去,所以三型的人比較不會被情感絆住;但是四型的人就很不同了,當他們情感受傷或枯乾的時候,他們必須先照顧或滋養一下自己的情感才能做事,所以三型的人往往無法了解四型的人為何如此容易被情緒絆住。
這時候、往往衝突就會發生。當四型的妻子軟弱的時候、他很需要丈夫的傾聽和了解,但是他的丈夫沒有耐性聽她傾訴、卻提供她「簡單又膚淺的答案」。他說:「軟弱?就靠主剛強就可以了!」當我們提供他們膚淺又簡單的脫困方式時,只會讓他們覺得你根本不了解他的感受,甚至不用心!所以營造「了解與體諒」的氣氛是非常重要的!
當他們感受到強烈的情感時、往往是他們最有活力的時候。這時的他們表現得最像內在真實的自己,但是要是沒有這麼強烈的力量,他們會感到生活沮喪,空白而無力!
所以四型的人有可能是九型中能量最低的、因為他們常常看心情做事、心情好就做、心情不好就不做、而他們往往心情不好比心情好的時間多很多,所以常常生活得不起勁,因此而進入陰沈病態,變得不切實際,不事生產,容易感到厭倦和不耐煩,甚至會情緒崩潰,深深對自我感到懷疑!
此時甚至會開始怨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渴望及需要,而且沒有及時伸出援手,因此為了懲罰別人,他們可能採取的手段是「自我毀滅」!所以第四型健康之道在於:他們必須注意,我們的生命不應該只由「情感」來主導,上帝讓我們人裡面不只有「情感」、還有「思想」和「意志」。一個健康的人就是他的生命裡面這三方面能平衡發展、太理性的人就要在情感上發展、太感性的人要往理性上發展、只注重思想或情感的人也需要加強行動力和意志力。
第四型的人如何在情感、思想及意志上成長呢?
第一、「情感」要得醫治
弗洛依德的心理學強調人會把原生家庭的傷害壓到「潛意識」中,表面上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正如把「垃圾」往家裡的「地下室」塞一樣,整個屋子都充滿臭氣,而要除去臭氣的根本方法就是要「清除地下室」的東西;同樣的,一個人要健康也必須清除潛意識裡受傷的記憶、否則他的生命會仍然受過去傷害所影響。
而如何辨識出我們過去有何受傷呢?就是藉著辨識我們在什麼事情上有「過激反應」、所謂的「過邀反應」顧名思義就是「過度激動的反應」。
例如,女孩子如果有人說她「胖」,她心裡不高興,這不是「過激反應」,這是「正常反應」;「過激反應」就是你的反應比別人強烈一點,例如:有一些人,當別人聲音稍微大一點他們就很害怕,有可能因為小時候她的父母對她很兇、常常大聲的罵他們、所以當他們聽見別人的聲音大一點就很有感覺、這就是「過激反應」。
另外、我們也可以察覺我們的生命中是否有「內在誓言」。所謂「內在誓言」就是「成長過程中、你自己或者權威人士對你說過的咒詛或錯誤的話語。」
例如:有人從小父親就對他說:「你這個人!一輩子沒有一件事情做得成功!」我們不要輕忽這樣的話語、這樣的話語往往很有力量、在他的一生中這句話都會如影隨行、他會不斷地告訴自己:「我不可能成功的、我註定要失敗的」、果然他的婚姻失敗了、事業失敗了、真的是一事無成!
四型的人要靠著上帝處理過去受傷的情緒、就會越來越健康。
聖經上有一句很安慰人心的話語:「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卅四18)」,耶穌來到這個世上就是要「醫好傷心的人」、我們期待看見四型的人終究靠著耶穌不斷地醫好他們過去的傷痛。
第二、「思想」上相信、順服真理
心理學有另一個派別是更符合聖經的,叫做「理情治療法」,就是用「真理」來醫治「情感」。
弗洛依德的心理學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一方面、弗洛依德的心理學讓人「把問題都怪罪到父母和原生家庭的身上」,他主張我們許多性格的扭曲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讓人把自己的罪和問題都怪罪到別人的身上,這是不符合聖經的教導。
雖然我們的生命、個性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是上帝給我們有「自由意志」,我們可以選擇正面積極或負面消極來回應我們所受的傷害,因此每個人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也要為自己的罪負責,如此我們的生命才有出路!
弗洛依德心理學的第二個問題是,他們主張我們不可以把我們「絕對的價值觀」、貫輸給需要被幫助的人。例如:面對一個受傷的人,我們只能讓他裡面受傷的「小孩」出來傾吐他的感受、陪伴他一下、我們不可以要求他一定要「饒恕」、因為「饒恕」是一種主觀的價值觀。
但是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發洩情緒」不能使人得自由、只有「聖經的真理」才能使人得著真正的自由。例如:只有真理能讓人真正饒恕。
有兩個聖經的真理能讓人真正去饒恕傷害我們的人:一方面、我們知道「我們也是需要被饒恕的人」。當我們知道我們也是傷害許多人,特別是也得罪神的時候,我們就有動力能饒恕別人;第二個聖經真理能給我們動力真正饒恕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相信過去的不幸、因著上帝的愛和全能能成為我們的祝福」。
所以選擇「相信、順服真理」,而不是「相信、順服你的感覺」是第四型的人很重要的功課。
例如:我們不能單憑「感覺」或「經歷」來判斷上帝是否愛我們。我常常問弟兄姐妹:「你怎麼知道上帝很愛你?」有的人會回答:「因為上帝醫治了我的疾病」、或者「因為上帝垂聽了我的禱告。」等等、是的、上帝的確是因著愛而醫治你的疾病,也因著愛而垂聽你的禱告;
但是有一天、若你的疾病沒有得著醫治、或者你的禱告沒有蒙祂垂聽、是否你就斷定上帝不愛你了呢?這是憑著「感覺」和「經歷」來斷定上帝的愛,我們必須憑「真理」來認識上帝對我們的愛。若有人問:「你怎麼知道上帝很愛你?」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就是聖經所說:「為義人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8)」!
第三、第四型的人要在「意志」上學習順服「真理」、順服「紀律」、「制度」及權柄者。第四型的人要學習「順服」 的功課、要不斷地選擇順服、除了順服「真理」之外、要學習順服「紀律」。
四型的人常常「不按牌理出牌」、常不願意照著「規律」來做事。
「順服」是四型的人需要學習的。「順服」就是雖然「感覺」不好、仍然憑著「意志」接受。很多第四型的人很排斥「規矩」。
第四型的人必須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去做「必須」做的事,而非做「自己高興」做的事。
這個世代是一個濫用「自由」的世代,許多人所謂的「自由」或者「人權」,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只要他們喜歡」我們就不要干涉他們。
「真正」的自由是「你有自由去做必須做的事情」。有人批評基督徒很不自由,因為他們認為基督徒「不能抽煙、不能喝酒」,我會對他們說:「我們比你們更自由,我們有不抽煙、不喝酒的自由,而你們沒有不抽煙、不喝酒的自由,我們不是『不能』抽煙、喝酒,而是我們『不要』、『不願意』抽煙、喝酒。」有很多人認為的自由是一種「放縱的自由」。
第四型的人要小心會追求到「假的自由」、就是「放縱的自由」。最自由的人就是「上帝給你有力量去做上帝要你去做的事情」。
第四型的人除了要學習順服「真理」、「紀律」之外,也要學習順服「制度」。第四型的人不喜歡「體制內運作」。
關於愛情、第四型需要知道,「愛不是『短暫的感覺』,而是『意志的抉擇』。
人在談戀愛的時候會分泌激素,讓人看到對方就臉紅、心跳,但是這種感覺最多兩年就沒有了。大陸有一句順口溜說:「拉著情人的手,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拉著老婆的手,好像你的左手拉右手,一點感覺都沒有。」
許多人卻一直在追求這樣的感覺。有人離婚的原因就是「我對妳已經沒有感覺了」,而事實上那樣的感覺往往是短暫、而且靠不住的。聖經中所說的「愛」、是一種「意志的愛」、是無條件接納的愛。愛不是「短暫的感覺」、而是「意志的抉擇」。
「愛不是短暫的感覺、而是意志的抉擇」是第四型的人要建立的愛情觀。
三、他們寧可去感受一件很消極的事情,也不願意什麼感覺都沒有。
第四型的人最怕自己沒有感覺。
有一個第四型的人曾「割腕」,但是她「割腕」不是為了自殺,而是要知道「我還有感覺」。「深刻的情感」是第四型的人精神的支柱,所以第四型的人會藉著藝術創作,把自己深刻的情感表達出來。因為第四型的人情感這麼深、這麼多、很多時候他們深恐自己表達不清楚,或者別人不了解他們,甚至會嘲笑他們。所以、他們就藉著藝術把自己深刻的情感表達出來。
四、容易質疑自己。
第四型的人因為從小比較任性、沒有紀律,所以有很多第四型的人,從小就遭人否定,這種累積的怨恨一旦爆發出來,便不可收拾,因此他們常常情緒化。第四型的小孩子很愛哭,自覺不好時會躲在角落,想透過「抽離」吸引成人的注意。
五、他們基本的滿足不是來自於錢,而是自我創作的享受和人際關係所得到的快感。
第四型的人會為自己所愛的人,花很多時間預備特別的禮物,他們會尋找一種完美、並且能夠表達他們心中那份情感的禮物。第四型的人買東西不一定要便宜或實用,而是要「對味」。
參、浪漫
一、希望有戲劇般的人生,渴望享受感覺、品嘗世界所有的感覺。「用血肉之驅、嘗盡人間酸甜苦辣、淋漓盡致」,他們是「讓自己縱情於大喜、大悲的性情中人」。
二、常常被生活中的多樣化及不尋常的東西所吸引,活得飄忽,像一朵雲彩,常常覺得自己是「異鄉客」,他們對一個團體不容易有歸屬感,常常想要去「流浪」,有一個第四型的人,她人生的目標是要當一名「流浪歌手」。很多四型的人常常想離開一個地方,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重新開始。
作家「三毛」是典型第四型的人物。三毛一生「流浪」過54個國家,曾經寫過暢銷書「三毛流浪記」,特別崇敬愛情。她說:「愛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那麼辛酸、那麼痛苦,只要還能握住它,到死還是不肯放棄,到死也是甘心。」她的丈夫荷西意外死亡之後,三毛從此生活在對荷西的思念中,1991年1月4日,忍受不住相思之苦的三毛,在醫院中自殺身亡。
三、喜歡下雨天和陰天,因為比較符合他們的心情。
四、他們甚至會憧憬死亡來臨,喜歡想像死亡時的情景。四型的人把死亡都美化了!
五、常常說一些抽象、幻夢的比喻,讓別人聽不懂他的話,這是很多第四型的痛苦。
肆、深刻,細膩,敏感,脆弱
一、情感深刻、深刻體會人生面面觀,第四型的人做輔導諮商是很合適的,因為他們很能明白別人的心境。但是第四型的人做輔導諮商也要留意一件事,就是他們因為太容易進入別人的心情,所以也很容易「背負別人的重擔」,以致於自己情感負荷過重,所以我們在幫助別人時,要懂得交托給上帝,不要自己背負別人的重擔。
二、很真、很坦白、可以說自己不風光、不體面、軟弱和矛盾的心情。這一點剛好和第三型的人很不同。第三型的人很喜歡分享美好、風光的事。所以第四型的人應當學習的是「常常感恩」。
第四型的人不喜歡那些只會說笑、嘻笑的人,加上他們不擅社交、常常從環境中畏縮回來,而覺得與人不同,就更和人格格不入了!
三、他們因為感受自己的不同,就覺得自己的需求該以不尋常的方式滿足,所以他們對於以自己的方式、進度來做事,或乾脆都不做的自由感到驕傲。也就是第四型的人,他的態度就是:你叫他做事,他會說:「我只做我喜歡做的事」,當你問他:「什麼時候做?」時,他又說:「你不要逼我!我想做的時候就會做」。
這種堅持自己喜歡做才做的自由,會讓他們有時候和人不容易共事。所以四型的人成長之道就是要學習「平凡中就出手」。也知道真正的自由不是「我想做才做」,而是能夠去做「必須做的事」。
四、由於心思細膩,又喜愛自我探索,大部分第四型的人是比較內向,甚至給人有冷漠、高傲的樣子。
五、第四型的人常過分敏感,時常把別人茶餘飯後無意的批評或是閒言閒語放在心內,造成情緒上不必要的困擾。
六、有些第四型的人在自我否定的情況下,離開人群、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面,開始責怪自己、憎恨自己、否定自己,所以第四型的人要留意:不要落入「有毒的羞恥感」中,也就是不要落入「魔鬼的控告」或者「自我控告」中。
我們要小心分辨「聖靈的責備」和「魔鬼的控告」是不一樣的,如果是上帝責備你,你會被提升,當你認罪以後會產生力量去改變;但是「魔鬼的控告」或是「自我控告」會讓你越來越低落,越來越消沉,這是第四型的人要留意的。
七、有些第四型的人情緒低落時,好像身處黑洞中,要盡量遠離人群,把自己困在密室裡,不與外界接觸,令他們身陷困境,不能自拔,加上他們不願接受外界任何幫助(他們不希望別人同情他們),呆在封閉的空間裡胡思亂想,沉溺在沮喪的情緒中,情況會相當糟糕!
八、第四型的人遇見憂傷的事時,痛苦會比別人久,復原的過程也會比較緩慢。
伍、渴望與眾不同
一、他們不喜歡別人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做什麼,他們不願被大眾牽著鼻子走,他們有「遠離主流文化」的傾向,討厭庸俗、不甘平凡、不模仿、不抄襲,獨具卓見。
二、他們不喜歡死板和公式化的工作。
三、他們也常不接納自己,覺得自己有太多的缺點,只看見別人所有的、以及自己所沒有的。第四型的人在他們裡面常常又有「優越感」、又有「自卑感」。所以第四型的人不要總是覺得自己要和別人不一樣,不一樣就代表你比較優越,每一個人在神面前都是獨特的,不需要顯出自己的獨特;另一面、第四型的人也要常常看自己所有的,為自己所有的感恩。
第四型的企業家:許文龍—新奇與美麗的結合
「一切都跟著人學,到最後一定生存不了」!崇尚老莊思想,強調「尊重,自然的領導風格,主張企業經營要「新奇美麗」,是一位不想擁有辦公室的董事長,有了辦公室大家就很容易找到他,他會覺得被束縛,不夠自由。
他工作的目的不是在賺錢,而是有了錢他能夠做有意義的事情,他認為藝術文化才是傳承的寶藏。他鼓勵部屬大膽創新,喜歡簡單,很少有公文簽呈之類的程序。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才華和潛力,因此他將權力完全下放,非常重視員工的意見!
健康情況的第四型
1、靈思泉湧:第四型的人只要能夠有好的訓練,他們可以把潛意識的脈動、很內在的東西轉換成藝術性、啟發性、心靈性的作品。
2、感覺敏銳纖細、內心世界豐富、擁有理解細膩感情的共鳴能力,所以他們能夠成為別人所能依賴的船錨。
3、想像力豐富:看似稀鬆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發現新鮮的感動,想像力豐富、創意十足,並且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內涵。
不健康情況的第四型
1、 十分自我中心
2、 情緒化、情感脆弱、容易受傷、過分敏感、多疑、較難相處
3、 自卑又自大:有時看輕自己,有時又自認為不同於他人而輕視別人,覺得別人是凡夫俗子。
4、 脫離現實:心情低潮時會躲入自己的內在,從現實中岔離,暮氣沈沈,抑鬱寡歡地彷若夢境般,性喜感情用事,遇上不如意事絕不去做,所以欠缺一份社會責任感。
5、 善妒:嫉妒別人快樂、自在,能表達自己及才能,常不容易與人合作,常與人比較,因此不開心,而忽略了好好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
第四型成長之道—往第一型最好的特質—發展有情感的行動
1.在教牧人員的幫助下,處理小時候被遺棄的記憶。
2.不要緬懷過去和幻想明天,學習活在今天,此時此刻!不要為自己過去悔恨。
3.第四型的人最大的錯誤之一是「把自己和自己的感覺畫上等號」,要注意「你的感覺不就是你,你的感覺只是在某個特定的時刻的你而已」!
4.嘗試客觀地思想、不要感情用事!學習一型的「客觀」與有「原則」、從「主觀」世界移動到「客觀」世界、依「信念」和「原則」做事、而不依「情緒」做事。
5.情緒低落時不要呆在家裡,出外走走或找個朋友傾訴。有人說:「治療憂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單獨憂慮。」
6.藉著藝術及運動表達自己的情緒。
7.列舉一些感謝的事張貼在顯眼的地方,提醒自己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失去的東西,以致忘記了所擁有的。也寫下上帝給你的恩賜才能!
8.健康的自我訓練:例如:規律的工作、睡眠、運動等、這些與自由、創意並無衝突。
9.道成肉身:務實、有行動力及責任感:
(1) 要知道好好活每一天神量給我們的責任就是不平凡!偉大的事是由許多日積月累的事完成的。
(2) 要求自己做生產性、有意義的工作,那對你和別人都有好處,不管那貢獻有多小。活在現實的世界中,那將會豐富你,讓你發現你自己,在空虛中你不可能發現自己,所以永遠活在真實世界中!與其花時間想像你的人生、不如開始實際去體驗!
(3) 避免等待「適當的心情」而拖延事情:自尊與自信只有在正面的經驗中,務實的行動,才能發展(學習一型的人作「應該」作的事)。真正的自由是做「必須」做的事,而非做自己高興做的事!要有勇氣停止:「拖延自己」的生活!
10.把面對自我憂鬱的能量轉化成為為別人憂心的能量。去愛別人才會發現自己是誰,因上帝造人,每個人都有他的角色。
有一個四型的人他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求祢幫助我,從現在開始,我的眼淚不再為自己流、而要為別人而流。」這是一個很美好的禱告!當我們開始去關心別人的時候,我們就比較不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他裡面的傷害就會得醫治!
11.把所得到的美感及創造力用於社會及日常生活中:發揮創作和藝術的天分,嘗試在日常的工作運用創作力,令公式化和呆板的變為活潑和充滿新意!
12.如果你的職業不能發展興趣,可以運用餘暇去發展興趣和天分。另外多參加社區活動,有助減少羞怯,且發現自己美好的一面!
13.不用追求與別人不同、我們本就是神造的,就是獨一無二的,你所需要的不是如何與人不同,而是如何完成神給你獨特的使命,且有時與人看齊不一定不好。
如何與第四型的人相處?
一、欣賞他們的創造力、理解力、感受力和理想主義、真實性及美感。
二、稱讚他們,特別是當他們能發揮自己的特質而有所貢獻時,因為他們是極容易有負面情緒、容易否定自我的人。
三、向他們保證你不會遺棄他們、你關心他們、願意支持他們。
四、不要逼他們參加太多社交。
五、不要批評他們太敏感。
六、接納並承認他們真實的感受。
七、感覺對他們而言是最重要的,與他們溝通一定要重視他們的感覺如何。
八、不要老是以理性來要求他們,評斷他們,雖然他們有時講話較「抽象」,但是他們講的東西往往很有「深遠的看見」,所以聽聽他們的「直覺」,可能會開啟你不同的視野。
九、鼓勵他們享受現有的生活,要有創造力與生產力(透過寫作,藝術,音樂,舞蹈等),並把他們工作發揚到各地去。
十、與他們相處時要真心相待,不要刻意奉承,他們最討厭偽君子。
十一、在他們心情不好時和他們討論工作,你最好首先關心他發生什麼事,先安慰及舒緩他們的情緒,如真心關心好朋友一樣,然後才討論工作,他才會有心情與你一同處理問題,即先面對「心情」再面對「事情」。但切忌虛偽的關心。
十二、批評他們時會帶給他們的不是忿怒、而是羞恥,以致消沈、隔離,變成活死人,所以要說他們時不可以太粗糙、氣氛、語言要對勁。
現任五股禮拜堂主任牧師。台大經濟系畢業,基督門徒訓練神學院結業,九型人格講座講師。